尼罗茄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特征特性

该品种植株开展大,株型直立,门茄着生节位低,一般在8-9节。花萼小,叶片小,无刺,无限生长型,生长势中等,坐果率极高,连续结实能力极强。早熟,丰产性好,采收期长。可适应于冬季温室和早春保护地种植。

果实长形,平均果长28-35厘米,直径5-7厘米,单果重250-300克。果实紫黑色,在弱光条件下着色良好。质地光滑油亮,绿把,绿萼,比重大,味道鲜美。货架寿命长,商业价值高,亩产16000公斤以上。

耐低温性较强,在低温多湿条件下亦然生长良好正常结果,几乎没有畸形果,商品性佳。抗病性强,对低温多湿条件下发生的多种病害有较强的抗性,适应范围广,可在适宜紫长茄生产的地区栽培,亦适合割茬换头再生栽培。

二、 栽培技术

1、培育壮苗

根据我市情况播种期以6月15日-6月30日为宜,苗龄期25-30天(自根苗),嫁接苗为45-55天,生理苗龄以4-6片叶为宜。育苗最好采用营养钵或营养块育苗。育苗用土要充分消毒,并在播种后的苗床上及时喷洒普力克以防猝倒病的发生,并用防虫网保护苗床以防病毒病感染 。

2、整地施肥

尼罗茄子品种生长速度快,喜欢肥力水平高的土壤,一般要求每亩施用沤制好的鸡粪6-8方并施入土壤杀菌剂:五氯硝基苯或多菌灵3公斤/亩,杀虫剂辛拌磷1-2公斤/亩,,复合肥100公斤,二铵20公斤,开花、座果、果实膨大期要结合灌水适当追肥。

3、栽培密度

每亩1800-2000粒。作床要求大垄双行,床宽1米,步道沟0.5米,7-8月份定植要求在一米的床面上两边各让8-10厘米开定植沟,株距为0.5米。采用大垄双行栽培,灌溉与排水方便,利于防病,防止倒伏。

4、整枝及点花

采用双干整枝。即留双干,以主蔓结果为主,当每枝采收8-10个果,且植株生长旺盛时,侧枝上可留一个果,侧枝结果后应及时摘心。同时要及时整枝打叶,增加通风透光。点花一般用2.4-D和赤霉素,点花在开花前后各一天均可,温度在18-28℃之间。晴天最好。

5、水肥管理

该品种生殖生长极为旺盛,营养生长相对缓慢,因此,在果实座住长到3厘米左右时,需大水大肥,但要求以钾肥为主,要求本着“多施、勤施”的原则,供水视季节、天气情况而异,一般季节10-15天一次。

6、嫁接栽培

由于连作原因,日光温室茄子易发生黄萎病,靠倒茬防治黄萎病是很困难的,最有效的办法便是采用嫁接栽培。因嫁接栽培可提高抗病性,减少病株,提高产量,避免了土传病害黄萎病等的发生。

7、采收

及时采收门茄,以免坠秧,影响后期产量。

8、病虫害防治

注意防治早、晚疫病、灰霉病和绵腐病及白粉虱、蚜虫、潜叶蝇、茶黄螨等病虫害。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