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科属】为念珠藻科植物葛仙米的藻体。

【别名】葛仙米地踏菇念珠藻地木耳、地衣等

【性味归经】性凉,味甘;入肝经。

【功效主治】清热明目,收敛益气。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营养成分】每 11克含水分96.4克,蛋白质 l.5克,粗纤维1.8克,灰分1克,胡萝卜素220微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28毫克,尼克酸0.5毫克,维生素E2.24毫克,102毫克,10.7毫克,14毫克,275毫克,21.1毫克,7.74毫克,5.0毫克,1.13毫克,53毫克,9.54微克。此外,还含有肌红蛋白,B胡萝卜素(B-caroteme),海胆烯酮(echineno),鸡油菌黄质,磷质,淄醇以及葡萄糖甙,香树脂醇类,维生素C等。

【食疗作用】

1.降脂明目 地耳是一种很好的低脂肪营养保健菜,能降脂减肥,同时,对目赤、夜盲、脱肛等病症也有一定疗效。

2.清热降火 地耳性寒而滑,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内服外用,可辅助治疗烧伤、烫伤及疮疡肿毒。

3.补充营养 地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等,可为人体提供多种营养成分,具有补虚益气,滋养肝肾的作用。

【保健食谱】

1.凉拌地耳 新鲜地耳250克,葱花适量。将地耳洗净,去杂,入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沥水,装盘,加入精盐、酱油、葱花等,再淋上麻油拌匀即可。此肴具有清热明目的功效,适用于目赤红肿,夜盲,久痢等病症。

2.地耳豆腐 地耳10克,豆腐2O0克,香葱适量。先将地耳洗净;豆腐切小块入锅煮片刻捞出;锅中烧油,煸香葱花,入豆腐、精盐和适量水煮沸,最后加地耳炖至入味出锅。此肴具有清热益气,和中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病症。

3.地耳炒韭菜 地耳100克。韭菜25)克。地耳、韭菜各洗净,沥干水:锅烧热放油。至油热投入地耳煸炒,将适量精盐,人味出锅待用:韭英(切段),入锅煸炒,加盐人味,再倒人地耳焖炒数分钟即可装盘。此肴具有益气补肾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阳萎遗精,子宫脱垂等病症。

4.地耳烧肉鲜 地耳 2O0克,猪肉 15o克,姜、葱各适量。将地耳去杂洗净,猪肉洗净切片;锅烧热,投人猪肉片煸炒至水干,加人姜、葱、料酒、酱油煸炒,至肉熟透,再人精盐、白糖烧片刻,放人地耳和适量水,烧至人味,投少许味精即成。此菜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体倦乏力,脱肛,阴虚干咳,便秘等病症。

【注意事项】 地耳性凉质地润滑,脾胃虚寒泄泻者不可多食。

【文献选录】

《名医别录》:“主明目,益气,令人有子。”

《奥西偶记》:“解热清隔,利肠胃。”

《食物考》:“清神解热,痰火能疗”;“久服延年,盖亦能清脏热者。”

《纲目拾遗》:“清隔,解热,利肠胃。”

《陕西中草药》:“清热收敛,益气明目。治烫火伤,夜盲症。”

《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脱肛。”

【文化欣赏】

历史传说:据《梧州府志》载,“葛仙米……此原非谷属,而名为米,传云:晋葛洪隐此,乏粮,采以为食,故名。”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