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儿耙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22 2007年4月2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1:13 2017年4月7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第1行: 第1行:
-叶儿耙+[[category:食品]][[category:y]][[category:小吃]]
-五通桥叶儿耙是乐山地区有名的软糕食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叶儿粑(又名猪儿粑、鸭儿粑)是遍及四川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良姜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1] 叶儿粑主要发源地是在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的故乡。后流传到各地,根据各地口味特点做改良后,造成叶儿粑制作方式略微有区别。最正宗的宜宾叶儿粑在当地制作时,是用糯米粉做皮,内部加入芽菜和鲜猪肉炒制的馅,外面用裁切好的良姜叶包上即可。
-原料配方(100个配料,每个重100克):+  历史由来
-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红糖750克熟猪油250克+  叶儿粑(又叫猪儿粑、鸭儿粑),是四川宜宾地区(五粮液故乡)极富盛名的一种传统地方美食。因为其外面包有良姜叶子,顾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叶儿粑作为四川宜宾市的地方特产,就不得不提到制作馅料的另外一种宜宾特产--芽菜。芽菜是制作最正宗叶儿粑必不可少的调料之一,芽菜和猪肉炒制的肉馅包如糯米粉中,裹上良姜叶,蒸熟后香气浓郁,入口糍糯。
-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玫瑰、芝麻、洗沙、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克+  因大家对叶儿粑的喜爱,顾后续广泛流传到各地,各地根据当地的口味再做变化,调配出类似甜味叶儿耙等新的品种。现在在泸州、成都、乐山市犍为县等地都能看到和吃到叶儿粑,只是做法略有不同。
-工艺流程:+  制作方法
-选米配比→浸泡→磨浆吊干→制皮→包馅→包叶→蒸制→成品+  原料配方
-制作方法:+  (100个配料,每个重100克)
-1.选米配比:以糯米含支链淀粉100为标准,然后视粘米的品质高低加入粘米。+  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红糖750克熟猪油250克
-粘米品质高,糯米六成,粘米四成:粘米品质低,糯米七成,粘米三成。这是决定制成品糍糯的关键,否则产品不仅粗糙而且粘牙粘颚。+
-2.浸泡:将配的来洗净去杂,然后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夏季浸泡2~3天,冬季5~6天,使米粒充分吸水。+  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玫瑰、芝麻、洗沙、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克
-3.磨浆、压干粉:将泡好的米用石磨磨制成米浆,要求转速慢,所谓“快舂碓,慢摇磨”(转速过快会出现“烧浆”,使制成品发泡,无韧性)。然后将米浆吊干或压干,成为一定水分的干浆粉(俗称“吊浆”)。+  工艺流程
-4.制皮、包馅:按比例将吊浆、红糖、猪油充分揉擦成皮料,再按每个皮料70克包馅30~35克做成耙坯待用。+  选米配比→浸泡→磨浆吊干→制皮→包馅→包叶→蒸制→成品
-5.包叶蒸制:将洗好的巴叶顺纹路包裹耙坯,依次摆入蒸笼内,旺火蒸制(以锅内水沸腾为准),大笼40~50分钟,小笼20分钟。+  ①1.选米配比:以糯米含支链淀粉100为标准,然后视粘米的品质高低加入粘米。
-质量标准:+  粘米品质高,糯米六成,粘米四成:粘米品质低,糯米七成,粘米三成。这是决定制成品糍糯的关键,否则产品不仅粗糙而且粘牙粘颚。
-形态:木鱼形或椭圆形。+  2.浸泡:将配的来洗净去杂,然后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夏季浸泡2——3天,冬季5——6天,使米粒充分吸水。
-色泽:色白,微带绿叶本色。+  3.磨浆、压干粉:将泡好的米用石磨磨制成米浆,要求转速慢,所谓“快舂碓,慢摇磨”(转速过快会出现“烧浆”,使制成品发泡,无韧性)。然后将米浆吊干或压干,成为一定水分的干浆粉(俗称“吊浆”)。
-组织:软糯滋润,不粘牙,不粘上颚。+  4.制皮、包馅:按比例将吊浆、红糖、猪油充分揉擦成皮料,再按每个皮料70克包馅30——35克做成耙坯待用。
-口味:有巴叶香味和馅料味。 +  5.包叶蒸制:将洗好的巴叶顺纹路包裹耙坯,依次摆入蒸笼内,旺火蒸制(以锅内水沸腾为准),大笼40——50分钟,小笼20分钟。
-[[category:休闲食品]]+ 
 +  ②原料: 1、糯米粉。 2、猪肉粒。 3、叶儿粑叶子。 4、碎米芽菜。
 + 
 +  做法:
 + 
 +  1、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肉粒煸炒至断生。
 + 
 +  2、放入碎米芽菜炒匀后装在碗里待用。
 + 
 +  3、糯米粉里加水揉成团,叶儿粑叶子剪成段。
 + 
 +  4、取适量面团在手里捏成碗状。
 + 
 +  5、放进适量馅料。
 + 
 +  6、将周边往里收拢,用双手搓成圆球后放在一段叶子上。
 + 
 +  7、全部做完后上沸水蒸锅中,用中大火蒸六分钟。
 + 
 +  8、六分钟后取出。
 + 
 +  质量标准
 + 
 +  形态:木鱼形或椭圆形。
 + 
 +  色泽:色白,微带绿叶本色。
 + 
 +  组织:软糯滋润,不粘牙,不粘上颚。
 + 
 +  口味:有巴叶香味和馅料味。
 + 
 +  其他做法
 + 
 +  食材
 + 
 +  主料
 + 
 +  水磨汤圆粉约400g、红豆馅约250g、干荷叶两张
 + 
 +  辅料
 + 
 +  色拉油少许、小白菜100g
 + 
 +  步骤
 + 
 +  1、干荷叶用温水泡两个小时,让其充分吸收水分,使其不碎。
 + 
 +  2、泡好的荷叶去蒂改刀成小方块,刷油待用。
 + 
 +  3、把红豆馅下成小圆球做成馅心。
 + 
 +  4、小白菜切碎加水打成汁,再过滤待用。
 + 
 +  5、将蔬菜汁调入汤圆粉里面,和成汤圆面皮。
 + 
 +  6、包入红豆馅,再垫上荷叶,放入蒸笼,待水开后,放入蒸4分钟!记住,只要4分钟,少一分没熟,多一分成品太软。
 + 
 +  7、蒸好后立即刷一层油,出锅即可食用。
 + 
 +  小贴士
 + 
 +  1、汤圆面皮要软硬适度,馅心多少可自行调节,蒸的时候一定要水开后上笼,时间一定要看准。
 + 
 +  2、荷叶可多刷一些油,避免成品粘连,荷叶大小要视叶儿粑大小而定。
 + 
 +  3、蔬菜可用任何可以食用的食材,视自己喜好而定!这款小吃最好现蒸现吃,如需反复加热,则只能用微波炉加热三十秒左右。

当前修订版本


  叶儿粑(又名猪儿粑、鸭儿粑)是遍及四川的风味名小吃,因其制作时用良姜叶等包裹蒸食而得名,具有色泽淡绿、皮面滋糯、咸甜兼备、清香可口的特色。[1] 叶儿粑主要发源地是在四川省宜宾市---五粮液的故乡。后流传到各地,根据各地口味特点做改良后,造成叶儿粑制作方式略微有区别。最正宗的宜宾叶儿粑在当地制作时,是用糯米粉做皮,内部加入芽菜和鲜猪肉炒制的馅,外面用裁切好的良姜叶包上即可。

  历史由来

  叶儿粑(又叫猪儿粑、鸭儿粑),是四川宜宾地区(五粮液故乡)极富盛名的一种传统地方美食。因为其外面包有良姜叶子,顾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叶儿粑作为四川宜宾市的地方特产,就不得不提到制作馅料的另外一种宜宾特产--芽菜。芽菜是制作最正宗叶儿粑必不可少的调料之一,芽菜和猪肉炒制的肉馅包如糯米粉中,裹上良姜叶,蒸熟后香气浓郁,入口糍糯。

  因大家对叶儿粑的喜爱,顾后续广泛流传到各地,各地根据当地的口味再做变化,调配出类似甜味叶儿耙等新的品种。现在在泸州、成都、乐山市犍为县等地都能看到和吃到叶儿粑,只是做法略有不同。

  制作方法

  原料配方

  (100个配料,每个重100克)

  皮料:糯米5千克粘米2千克红糖750克熟猪油250克

  馅米:馅料的调制可以多样化,有芽菜+肉馅、金钩、虾仁、蟹黄、玫瑰、芝麻、洗沙、等品种,每个包馅30——35克

  工艺流程

  选米配比→浸泡→磨浆吊干→制皮→包馅→包叶→蒸制→成品

  ①1.选米配比:以糯米含支链淀粉100为标准,然后视粘米的品质高低加入粘米。

  粘米品质高,糯米六成,粘米四成:粘米品质低,糯米七成,粘米三成。这是决定制成品糍糯的关键,否则产品不仅粗糙而且粘牙粘颚。

  2.浸泡:将配的来洗净去杂,然后用冷水浸泡。每天换水1——2次。夏季浸泡2——3天,冬季5——6天,使米粒充分吸水。

  3.磨浆、压干粉:将泡好的米用石磨磨制成米浆,要求转速慢,所谓“快舂碓,慢摇磨”(转速过快会出现“烧浆”,使制成品发泡,无韧性)。然后将米浆吊干或压干,成为一定水分的干浆粉(俗称“吊浆”)。

  4.制皮、包馅:按比例将吊浆、红糖、猪油充分揉擦成皮料,再按每个皮料70克包馅30——35克做成耙坯待用。

  5.包叶蒸制:将洗好的巴叶顺纹路包裹耙坯,依次摆入蒸笼内,旺火蒸制(以锅内水沸腾为准),大笼40——50分钟,小笼20分钟。

  ②原料: 1、糯米粉。 2、猪肉粒。 3、叶儿粑叶子。 4、碎米芽菜。

  做法:

  1、锅中放油烧至五成熟,放入肉粒煸炒至断生。

  2、放入碎米芽菜炒匀后装在碗里待用。

  3、糯米粉里加水揉成团,叶儿粑叶子剪成段。

  4、取适量面团在手里捏成碗状。

  5、放进适量馅料。

  6、将周边往里收拢,用双手搓成圆球后放在一段叶子上。

  7、全部做完后上沸水蒸锅中,用中大火蒸六分钟。

  8、六分钟后取出。

  质量标准

  形态:木鱼形或椭圆形。

  色泽:色白,微带绿叶本色。

  组织:软糯滋润,不粘牙,不粘上颚。

  口味:有巴叶香味和馅料味。

  其他做法

  食材

  主料

  水磨汤圆粉约400g、红豆馅约250g、干荷叶两张

  辅料

  色拉油少许、小白菜100g

  步骤

  1、干荷叶用温水泡两个小时,让其充分吸收水分,使其不碎。

  2、泡好的荷叶去蒂改刀成小方块,刷油待用。

  3、把红豆馅下成小圆球做成馅心。

  4、小白菜切碎加水打成汁,再过滤待用。

  5、将蔬菜汁调入汤圆粉里面,和成汤圆面皮。

  6、包入红豆馅,再垫上荷叶,放入蒸笼,待水开后,放入蒸4分钟!记住,只要4分钟,少一分没熟,多一分成品太软。

  7、蒸好后立即刷一层油,出锅即可食用。

  小贴士

  1、汤圆面皮要软硬适度,馅心多少可自行调节,蒸的时候一定要水开后上笼,时间一定要看准。

  2、荷叶可多刷一些油,避免成品粘连,荷叶大小要视叶儿粑大小而定。

  3、蔬菜可用任何可以食用的食材,视自己喜好而定!这款小吃最好现蒸现吃,如需反复加热,则只能用微波炉加热三十秒左右。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