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饭包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6:57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0:32 2016年8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快餐食品   池上饭包是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的特产,池上于清朝光绪年间时称为「新开园」,为「新开辟...)
下一个→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x]][[category:快餐食品]]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本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广大客户惠顾!<br><br><br><br>手机 &nbsp;132 2188 5812 &nbsp;http://yingyebo.cn.alibaba.com/ &nbsp;<br><br>QQ136757957+
-|主营产品或服务= 金钱松;水蜜桃;芋艿头;羊尾笋;法国鹅肝;东钱湖青鱼干;酱带鱼;酱青蟹;红糖面包;手剥笋;骨肉相连;野生松茸;+
-|主营行业 = 其他食用菌 其他禽类 新鲜蔬菜 鱼类 蟹类 面包+
-|企业类型 =私营独资企业+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公司注册地 = 宁波+
-|员工人数 = 11 - 50 人+
-|公司成立时间 = 2000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应叶波+
-|主要客户 = 超市 酒店 学校+
-|年营业额 =人民币 10 万元/年 - 30 万元/年+
-|主要经营地点 =宁波+
-|主要市场 =大陆+
-|经营品牌 =<p>BOBO食品</p>+
-|管理体系认证 =ISO 9000 ISO 9001+
-|公司主页 =http://www.yingyebo.com.cn+
-<p></p>+
-http://136757957.qzone.qq.com+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池上饭包是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的特产,池上于清朝光绪年间时称为「新开园」,为「新开辟的田园」之意。在日治时期,由于居民大多聚集居住在大坡池之上,故将之改名为「池上」并沿用至今。 池上便当有三大特点: ·必须是使用池上米。 ·用木盒装盛。 ·乾式便当。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86 0574 59501592+
-|移动电话 = 13221885812+
-|传真 = +
-|地址 = 中国 浙江 奉化市 浙江、宁波、奉化溪口新堂前弄56号+
-|邮编 =315502+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分类==+  '''池上米'''
-[[Category:私营独资企业]] [[Category:经销批发]] [[Category:宁波]]+ 
 +  早期池上的居民以阿美族、卑南族、平埔族、闽南人、客家人为主,生活型态以狩猎、捕鱼、畜牧、农耕为主。日治时期之前,池上乡所种植的稻米品种主要是旱稻品种的再来米,之後由日本山形县引进蓬莱米。而由于池上地区的环境适合稻米生长,因此池上米也成为台湾地区进贡日本天皇所使用的稻米。
 + 
 +  '''池上饭包起源'''
 + 
 +  昭和年代初期,移民陆续由台湾各地移入池上开垦。而李约典、林来富夫妇,也在这一时期由台北三重埔迁移到池上并居住在池上火车站前,昭和15年起开始在池上车站月台
 + 
 +  上贩卖番薯饼,此为池上饭包的前身。二战之後,李约典夫妇改卖竹叶包饭团,即是第一代的池上饭包。
 + 
 +  之後李约典夫妇之子李丁保在车站任职,李约典夫妇於是便将饭包便当带到火车上卖,而在李约典夫妇之後,由李丁保的妻子李陈云继承家业继续从事卖便当的工作。而当时在花东地区铁路行驶的是蒸汽火车,由花莲到池上必须花费七个小时,池上到台东则要五个小时,旅客途中无法下车购买食物而必须挨饿,於是李陈云开始改饭团为饭包,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服务旅客。初期的池上饭包是以竹叶包装,配菜有鲁肉、黄菜头、烤肉乾、猪肝、瘦肉片、一小块蛋饼、小虾和面粉油炸成的炸虾饼及梅子,售价为新台币1.5元。1962年起,池上饭包由原来的竹叶包饭团改以用竹片盒装饭,为今日所广为人知的池上便当。
 + 
 +  2002年时,命名为「悟饕池上饭包」的台湾的集山机构和池上乡乡公所合作在台东池上乡设立「池上饭包文化故事馆」。
 + 
 +  '''历史'''
 + 
 +  1859年(咸丰九年),西拉雅人(马卡道亚族)至「新开园」。
 + 
 +  1910年(明治43年),「新开园」改名为「池上」。
 + 
 +  1939年(昭和14年),李约典夫妇开始在月台叫卖蕃薯饼(池上饭包前身)。
 + 
 +  1948年,开始制作「御便当」在池上月台叫卖, 每个定价1.5元(第一代饭包)。
 + 
 +  1962年,改用木盒包装,池上通水、通电(第二代饭包)。
 + 
 +  1976年,池上饭包菜色变化(第三代饭包)。
 + 
 +  1988年,池上饭包店原址发生火灾。
 + 
 +  1990年,池上饭包店迁店於现址:台东县池上乡忠孝路259号。
 + 
 +  1995年5月16日,创立第一家悟饕池上饭包店。
 + 
 +  2000年10月25日,合并池上饭包老店正式改名「悟饕池上饭包」,并开放连锁加盟(第四代饭包)。
 + 
 +  2002年3月10日,悟饕池上饭包入选年度十大风云商品。
 + 
 +  2002年6月9日,池上饭包博物馆成立。
 + 
 +  '''影响'''
 + 
 +  池上米则因池上饭包而发扬光大,池上乡也因此闻名,目前全台湾打着池上米旗号的饭包专卖店约有三千多家。池上饭包是池上饭包创始人的后代所经营,2000年由集山实业接手经营,以传承近七十年的池上月台便当文化。

00:32 2016年8月9日的修订版本


  池上饭包是台湾台东县池上乡的特产,池上于清朝光绪年间时称为「新开园」,为「新开辟的田园」之意。在日治时期,由于居民大多聚集居住在大坡池之上,故将之改名为「池上」并沿用至今。 池上便当有三大特点: ·必须是使用池上米。 ·用木盒装盛。 ·乾式便当。

  池上米

  早期池上的居民以阿美族、卑南族、平埔族、闽南人、客家人为主,生活型态以狩猎、捕鱼、畜牧、农耕为主。日治时期之前,池上乡所种植的稻米品种主要是旱稻品种的再来米,之後由日本山形县引进蓬莱米。而由于池上地区的环境适合稻米生长,因此池上米也成为台湾地区进贡日本天皇所使用的稻米。

  池上饭包起源

  昭和年代初期,移民陆续由台湾各地移入池上开垦。而李约典、林来富夫妇,也在这一时期由台北三重埔迁移到池上并居住在池上火车站前,昭和15年起开始在池上车站月台

  上贩卖番薯饼,此为池上饭包的前身。二战之後,李约典夫妇改卖竹叶包饭团,即是第一代的池上饭包。

  之後李约典夫妇之子李丁保在车站任职,李约典夫妇於是便将饭包便当带到火车上卖,而在李约典夫妇之後,由李丁保的妻子李陈云继承家业继续从事卖便当的工作。而当时在花东地区铁路行驶的是蒸汽火车,由花莲到池上必须花费七个小时,池上到台东则要五个小时,旅客途中无法下车购买食物而必须挨饿,於是李陈云开始改饭团为饭包,一方面补贴家用,一方面服务旅客。初期的池上饭包是以竹叶包装,配菜有鲁肉、黄菜头、烤肉乾、猪肝、瘦肉片、一小块蛋饼、小虾和面粉油炸成的炸虾饼及梅子,售价为新台币1.5元。1962年起,池上饭包由原来的竹叶包饭团改以用竹片盒装饭,为今日所广为人知的池上便当。

  2002年时,命名为「悟饕池上饭包」的台湾的集山机构和池上乡乡公所合作在台东池上乡设立「池上饭包文化故事馆」。

  历史

  1859年(咸丰九年),西拉雅人(马卡道亚族)至「新开园」。

  1910年(明治43年),「新开园」改名为「池上」。

  1939年(昭和14年),李约典夫妇开始在月台叫卖蕃薯饼(池上饭包前身)。

  1948年,开始制作「御便当」在池上月台叫卖, 每个定价1.5元(第一代饭包)。

  1962年,改用木盒包装,池上通水、通电(第二代饭包)。

  1976年,池上饭包菜色变化(第三代饭包)。

  1988年,池上饭包店原址发生火灾。

  1990年,池上饭包店迁店於现址:台东县池上乡忠孝路259号。

  1995年5月16日,创立第一家悟饕池上饭包店。

  2000年10月25日,合并池上饭包老店正式改名「悟饕池上饭包」,并开放连锁加盟(第四代饭包)。

  2002年3月10日,悟饕池上饭包入选年度十大风云商品。

  2002年6月9日,池上饭包博物馆成立。

  影响

  池上米则因池上饭包而发扬光大,池上乡也因此闻名,目前全台湾打着池上米旗号的饭包专卖店约有三千多家。池上饭包是池上饭包创始人的后代所经营,2000年由集山实业接手经营,以传承近七十年的池上月台便当文化。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