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枣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麻枣,又称为荖花、祭灶果。 是一种油炸点心类的小吃。荖花口感不怎么甜,有油香味却无腻味,酥松而不脆。形状也有趣,其状如卵,中空,个小,嘴大者,可一口吃一个。

  简介

  下面以宁式麻枣、南胜麻枣、潮汕荖花为例。

  宁式麻枣

  麻枣别名祭灶果

  祭灶果是宁波地区有名的传统产品,是由麻枣,红白球配上油果、黑白交均糖、芝麻脚骨糖、寸金糖、白麻片、冻米糖组成,是一种老幼皆宜的糕点。

  1.原料配方:糯米粉16千克 芋艿浆1千克 白砂糖、饴糖、芝麻适量。

  制作方法 1.制粉坯:将糯米淘净,用清水浸6——7小时后把水沥干,然后轧粉过筛,用适量开水与米粉拌透后进行蒸制。

  2.磨芋艿浆:做麻枣常用“乌脚鸡”山芋艿。把芋艿洗净,去皮,然后磨成浆。

  3.制坯:将蒸熟的粉坯用木棍用力搅拌,至不烫手时,就可掺入芋艿浆,然后再用力搅拌,直至拌匀为止。再把拌好的粉坯在面板上摊开,厚薄要均匀,垫上厚草纸放在日光下曝晒,并经常翻动,防止出现阴阳面,待坯子晒至半干时,用刀切成1.5——2厘米左右的正方形小块,再在日光下晒得有硬性、韧性即可。

  4.油炸:先在60℃左右的油锅内浸泡,泡至果坯周边发白时,把坯移入另一温热油锅内慢慢加热升温,待果坯胀到成品的2/3大时(成品圆形,直径5厘米左右),再在60℃的油锅内炸制,至果坯完全膨胀即成。

  5.上麻:将白砂糖、饴糖在锅内煮沸,把炸好果坯倒入拌和,取出,再倒入装有芝麻的

  竹匾内,粘上芝麻,即成麻枣。

  质量标准 形态:块形整齐,芝麻密而均匀,无破损。

  色泽:白色。

  组织:内部蜂窝状,不空心。

  口味:松、酥、香。

  南胜麻枣

  是福建省平和县著名茶料甜点,原产地在南胜镇,已有700多年历史。七百多年前,现南胜镇是南胜县治所在地。据传,那时候南胜县有一任知县的乌纱帽,是向元朝皇帝进贡南胜麻枣得来的。

  南胜麻枣要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糖、饴糖、花生油、白麻等为原料,分三道工序精制而成。第一道工序,先把角棕芋加工成粉末状,拌以糯米粉,制成麻枣胚(麻枣心)。这道工序的诀窍在于角棕芋和糯米搭配的比例,增其一份则太多,减其一份则太少,只有比例恰当才会使麻枣胚一炸即涨,入口即化。历来“秘方”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第二道工序和第三道工序,是把麻枣胚用花生油炸涨,迅速捞出,再醮糖浆,拌以白麻,成为枣糕。南胜麻枣的特点是皮酥而脆,质嫩而甜,富有韧性,独具风味,是人们馈赠亲友的佳品。

  南胜麻枣是平和县著名茶点,原产于南胜镇,是南胜镇著名的土特产,已有七百多年生产制作历史。南胜麻枣是 以上等糯米、角棕芋、白麻、白糖、饴糖、花生油等为原料,分三道工序糯米和后用再配料混泮白麻成枣糕。“南胜麻枣”的特点是皮酥而晚脆,质嫩而甜,富有韧风味。

  潮汕荖花

  荖花原产于澄海乡村,据说是用于婚嫁的十二种点心之一种。制作方法也很简单,选上等的芜湖糯米,或海南珍珠糯米,磨成糯米粉,和水搅拌后,进行高压二小时;取出后渗入白卵芋泥,使其增加膨化能力,碾成约半公分厚片页,再蒸熟,晒干,切成方形小块,称为荖花配。上糖加白油麻,即成荖花。经油炸,膨胀而形成中空,起锅后,在滚热的麦芽糖里打个滚,外裹一层白芝麻,就算完成。嚼之如棉絮,有网纹柔软状,味香甜,是饮茶配料。

  荖花之名,源于其状如荖叶开的花。荖叶即用来裹槟榔嚼食的那片叶子。潮汕地区早年有嚼食槟榔的习惯,如今上岁数的潮人仍把外形相近的橄榄说成槟榔。现在潮汕已不见荖叶的身影。荖叶是胡椒科藤类植物,也称“蒌叶”,花穗长3至12厘米,叶可供嚼食,有辛辣味。荖叶有健胃杀菌的药用价值。荖叶可去除槟榔的苦涩味,有助槟榔的御瘴功能。嚼食槟榔的食俗在中国大陆现已消失,我国海南岛和台湾岛仍保留这种食俗。这是否与生活水准提高有关呢?古时岭南为烟瘴之地,嚼食槟榔的习俗最先应该是用于治病防病的,后来才成为一种嗜好。就如鸦片起先用于镇痛,结果却让人上瘾同理。

  荖花咬上去又脆又香,满口是芝麻香味,回味无穷!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