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折枝花纹银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1476907413348125_small.jpg

中文名称: 鸿雁折枝花纹银杯

英文名称: Silver cup with wild goose and plucked branch design

介绍

折棱明显

此杯1988年于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唐代韦洵墓出土,敞口,微束腰,下腹急内收,出现一周明显的折棱,圈足略矮。整个器体除圈足外,皆以珠点纹为地纹。上腹部近口沿处有一周较粗的凸弦纹,此弦纹与下腹之折棱线将整个器腹分为三部分。近口沿处和下腹折棱线以下,皆饰如意云纹;腹中部在地纹之上饰折枝花纹和散杂草纹,折枝花纹之间有展翅欲飞的鸿雁图案。

鸿雁美酒寄情思

从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和传世品中,已确知属于唐代的银质酒杯有很多,其上多錾出或铸作折枝、花鸟、禽兽和人物等纹饰。迄今为止,以鸿雁为主题花纹的银酒杯还不多见。鸿雁传书,飞雁传情,自古以来,鸿雁一直被人们当作寄寓情思的永恒信物,鸿雁折枝花纹银杯可能也有饮酒寄情思之意。

唐代的镇墓兽

镇墓兽,是墓葬中随葬的一种怪兽形器物。隋时镇墓兽仍承继北周和北齐的系统。唐时随葬俑群开始形成制度化,镇墓兽形状成怪兽形,以狮面为主。早期呈蹲坐状,晚期改为张牙舞爪、鬃毛飞扬的姿态。甲胄武士装束的镇墓俑,逐渐为天王状的镇墓俑所取代,又从足下踏牛改为踏鬼怪,甲胄装饰日趋华丽,体态雄伟生动。这件镇墓兽,为晚唐时期遗物。狮面,巨目阔鼻,张口露齿,头长双角,项后出戟,头及背脊上满竖鬃毛,前肢上部两侧长毛呈翼状上竖,蹲于怪石底座之上。通体施灰白色釉,但颌下鬃须施红釉,额上鬃毛施绿釉,两翼施红釉,色彩鲜艳,尤为突出。气魄宏伟雄健,形象凶猛。1988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南里王村唐墓中,现藏陕西省博物馆。

规格: 高4.5厘米 口径5.2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唐代

类型

质地类型: 银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隋唐酒器

收藏地: 陕西省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银杯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