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莲瓣金碗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1501142382431187_small.jpg

鸳鸯莲瓣金碗

此碗1970年自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庄的唐代窖藏出土,系锤打成型的金质酒器。敞口,口径13.7厘米,肥腹,平底,喇叭口状圈足。通体饰鱼子地纹,外腹錾出两层浮雕式仰莲瓣,每层十瓣。上层莲瓣内分别錾出狐、兔、獐、鹿、鹦鹉、鸳鸯等珍禽异兽,空白处填充花草。这些禽兽或撒蹄奔走,或闲弄花草,或梳理羽毛,姿态各异,神形毕肖。下层莲瓣内均錾忍冬花。在上层花瓣的间隙里,还装饰有鸿雁、鸳鸯、凤鸟等,并配忍冬花。内壁有与外壁相背里的两层莲瓣。内底为宝相花,外底有振翅鸳鸯和忍冬花,圈足饰方胜纹,圈足底缘饰一周小联珠。

这只金碗是盛唐时期的制品,形态肥硕丰满,庄重大方,纹饰繁纷瑰丽,优美典雅,工艺精湛考究,气度非凡,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碗上墨书“九两半”。

在现今人们的心目中,碗应是食具,而非酒器。在唐代,金碗确可用作酒器。《唐摭言》记载,有一天,唐文宗召见翰林承旨王源,恰逢王源与兄弟们踢球擦伤额头,皇上问其缘故,王源如实禀报,文宗夸奖说“卿大雍睦”,随“命赐酒二盘,每盘贮十金碗,每碗各容一升许。宣令并碗赐之”。这是唐代贵族金碗盛酒的历史记载。鉴于此,有学者认为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也应是饮酒之具。陕西省博物馆收藏。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