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鲟形目鲟科鳇属的1种。一般体长2~3米,重200~400千克;最大个体长达5米以上,重达1000千克。体长梭形,被5纵行骨板状大硬鳞。头略呈三角形。吻长而较尖。与鲟类的区别在于口裂宽大,呈新月形。鳃盖膜游离;左右鳃孔相连。须侧扁。背部黑青色,两侧黄色,侧硬鳞骨板黄褐色。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下游,为黑龙江流域的名贵鱼类;黄河口附近的烟台也有过记载。


为江河的底层鱼类。喜生活在砂、砾粒质水底。常分散活动。平时多栖息在汇流及回水中,冬季在深水越冬。性成熟年龄16~17龄,长约2300毫米(♀)。产卵期5~6月。产卵场在砂质底、水流平稳、2~3米深处。怀卵量约38.34万~328万粒。卵径2.5~3.5毫米。卵灰黑色、粘性。受精卵在水温 15~17℃时7天孵化。年龄20~35龄,一龄前幼鱼摄食底栖动物及昆虫幼虫;一龄后转食鱼类,以□类为主,其次是鲤、鲫、雅罗鱼等。食量较大。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