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肠道病防治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1.肠炎病
病原 肠炎病又叫烂肠瘟、乌头瘟。病原体为点状产气单孢杆菌。细菌为短杆状,两端圆形,单个或几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有运动能力。
病症
病鱼行动缓慢,不吃食,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粘液。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是目前饲养鱼类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草、青鱼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当年草鱼和一龄的草、青鱼最易得病。死亡率很高,一般可达50%左右。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各地的流行季节和发病程度,随气候的变化和饲养管理水平有所差异。在一年中,此病有两个明显的流行季节,5~6月主要是1~2龄草、青鱼的发病季节,8~9月主要是当年草鱼的发病季节,同时,该病往往与细菌性烂鳃病并发,流行地区十分广泛。
防治方法
(1)每立方米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遍洒。
(2)喂大蒜头:把大蒜头捣烂,制成每0.5千克含大蒜100克的药饵,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3天。
(3)喂磺胺胍:每50千克鱼第1天用药5克,第2~6天用药2.5克,制成药面投喂,每天喂1次,连续喂6天。
(4)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饲料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
二)寄生虫引起的肠道病
1.毛细线虫病
病原 毛细线虫病是由毛细线虫寄生于鱼的肠中而引起的鱼病。虫体线状,肉眼可见。卵生,卵随寄主粪便排入水中,沉入水底,或附在水草及碎屑上,被鱼吞食后感染。 病症
虫体以头部钻入宿主肠壁的粘膜层内,破坏肠壁组织,引起发炎,严重时可致死亡。少量寄生,不显症状,感染4条以上虫体,鱼体即消瘦,体色变黑,离群独游,长度1.7~6.6厘米的草、青鱼种,平均感染强度达7.5条时, 能引起大量死亡。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种,鲢、鳙、鲮鱼也有感染。
防治方法
(1)彻底干塘,曝晒池底至干裂。
(2)用漂白粉与生石灰合剂清塘,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生石灰120克。
(3)发病初期,可用90%晶体敌百虫,按每千克鱼每天用0.1~0.15克,拌入豆饼粉30克,做成药饵投喂,连喂6天,可有效地杀死肠内毛细线虫。
2.头槽绦虫病
病原 头槽绦虫病是由九江头槽绦虫、马口头槽绦虫等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九江头槽绦虫主要寄生于草、青、鲢、鳙、鲮等鱼肠道内,马口头槽绦虫主寄生于青鱼、团头鲂、赤眼鳟等鱼肠道内。头槽绦虫为扁带形,由许多节片组成,头节略呈心脏形,顶端有顶盘,两侧有两个深沟槽,无明显颈部。每个体节片内均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睾丸不球形,成单行排列在髓层。卵巢块状双叶腺体。卵黄腺散布在皮层。成熟节片内充满虫卵。头槽绦虫卵随着粪落入水中,孵出钩球蚴,为鱼类误食后,即在鱼肠道中发育为裂头蚴,并陆续长出节片发育成成虫。
病症
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但食量剧减,故又称“干口病”。严重的病鱼,腹部膨胀,剖开鱼腹,可见肠道形成胃囊状扩张,破肠后,即可见到白色带状虫体聚集在一起。
流行情况
此病主要危害草鱼种。流行地区主要在广东、广西,越冬草鱼种死亡率达90%,是主要鱼病之一。
防治方法
(1)彻底清塘,杀灭剑水鳋。
(2)用含90%的晶体敌百虫50克和面粉500克混合做成药饵,按鱼定量投喂,每天1次,连喂6天。
(3)每万尾鱼种,用南瓜子250克研成粉浆,拌入0.5千克米糠投喂,每天1次,连喂3天。
(4)每千克鱼用48毫克吡喹酮拌饲料投喂1次,隔4天用同样剂量再投喂1次。
3.变形虫病
病原 为鲩内变形虫引起的一种肠道病。营养体淡灰色,运动活泼,胞质分内外两层,内质比较浓密,具细小空泡,外质透明,能不断伸出叶状伪足,使虫体向前推进。细胞核透明、圆形。当环境不良时,伪足消失,体积变小,不活动也不摄食,分泌一层薄膜把身体包围,形成胞囊,随寄主粪便排出体外,被鱼吞食而感染。 病症
鲩内变形虫寄生在肠内,由于肠粘膜组织遭到破坏,充血发炎,出现乳黄色粘液,因此与细菌性肠炎病有些相似,但无细菌性肠炎的其他症状。常与六鞭毛虫、肠袋虫同时存在,或与细菌性肠炎形成并发症。
流行情况
鲩内变形虫主要寄生在2龄以上草鱼的后肠,长江中下游和西江流域各养鱼地区都有分布,但以两广地区流行最普遍,6~9月为流行季节,且常与细菌性肠炎病同时暴发。
防治方法
(1)可采用生石灰清塘等措施,以杀灭落在水中的胞囊。
(2)加强鱼池的卫生管理,防止有病原体的水流或其他媒介物把病原体带入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