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翅目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鞘翅目   Coleoptera   昆虫纲中最大的一目。通称甲虫。因昆虫体壁坚硬,特别是前翅角质化而得名。世界已知约33万种,约占世界已知昆虫总数的1/3。中国已知约近7000种。   形态特征 体壁坚硬。触角11节,丝状、棒状、锯齿状、栉齿状、念珠状、鳃叶状或膝状。口器咀嚼式 ,上颚一般发达,有的与身体等长,有的近于消失。复眼较发达,有的退化或消失,有的分裂为上下两个。前胸发达;前翅角质化 ,坚硬,无翅脉,称为鞘翅,静止时覆在背上,盖着中后胸以及大部或全部腹节(中胸小盾片一般均外露)。后翅膜质一般很大,纵横折叠藏于鞘翅下,在不同类群中有不同的折叠方式。足具有各种形态变异,适于急走、游泳、跳跃、挖掘或攫取。爪一般1对,有的只具单爪 。爪有单齿式 ,附齿式 ,双齿式 。雌虫产卵管一般由第9腹节延伸而成 ,产卵管的长度因产卵习性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雄外生殖器主要由阳茎和阳基两部分组成。阳茎一般为一骨化较强的管状物,其末端的开口称为交配囊孔或端口。阳基又称阳茎基,它的基部常呈V形或Y形。雄外生殖器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是种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分布与生境 鞘翅目是昆虫纲中分布最广的一目。除海洋外,陆地、空中和各种水域均有分布,尤以陆生种类最多。它们具有十分广泛的适应性,能在各种不同的生境下(如沙漠、森林、草原、洞穴,高山以及温泉、盐咸水、沼泽或海岸地带)生活。有的寄生于其它昆虫的体内,有的寄生于哺乳动物的体外,有的在动物粪便、尸体、枯枝落叶层或土壤中生活,也有的寄居在鸟类或鼠类的巢穴中,或寄居于某些社会性昆虫(如蚁类或蜂类)的巢内,还有的是仓库害虫。本目中广布的有步甲科、叶甲总科、金龟子总科和象虫总科 。虎甲科、吉丁科、天牛科和锹甲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有些科的分布范围很有限,例如,水生的两栖甲科仅分布于中国的西藏、吉林和北美洲的某些地区 。在仓库害虫中有100多个种为世界性分布。   经济意义 甲虫的食性很复杂 ,包括腐食性 、粪食性、尸食性、植食性、捕食性和寄生性等。植食性的种类有很多是农林业的重要害虫。重要的科有叩头虫科,其幼虫通称金针虫,生活于土中。中国重要的种类有沟叩头虫和细胸叩头虫,为害土内的种子、块根和幼苗。金龟子总科的幼虫通称蛴螬,也是重要的地下害虫,在中国严重为害的有异丽金龟属和齿爪鳃金龟属。天牛科中重要的种类有家茸天牛、双条杉天牛、蔗根天牛等,在中国为害木材、林木、果树或经济作物。叶甲总科的成虫和幼虫都是植食性,中国重要的种类有为害水稻的稻负泥虫和稻铁甲虫,为害柑橘的恶性叶甲等。马铃薯甲虫在欧洲和北美是马铃薯的大害虫,为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在象虫总科中,中国有玉米象、米象和谷象,为害粮食和种子,是仓库害虫中的毁灭性种类;甘薯小象虫是甘薯的重要害虫。在北美和中美严重为害棉花的棉铃象虫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在仓库害虫中,皮蠹科的谷斑皮蠹为害谷类、豆类、花生、油料植物加工品和动物性食品等,其幼虫抗药性强,是重要的国际检疫对象。此外,豆象科的蚕豆象和豌豆象也是中国重要的仓库害虫和检疫对象。拟步甲科中的黄粉虫、黑粉虫、杂拟谷盗和赤拟谷盗等都是重要的储粮害虫。   在捕食性的甲虫中,有很多是对人类有益的,如瓢虫科、步甲科和虎甲科等。瓢虫科中的澳洲瓢虫是有很大经济价值的天敌昆虫,中国已从大洋洲引进以防治吹绵蚧;隐唇瓢虫原分布于印度至澳大利亚,中国也曾引进以防治介壳虫。步甲科中重要的种类如中华广肩步甲和赤胸步甲捕食粘虫和切根虫等鳞翅目幼虫,捕食率很高。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