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鲷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雀鲷 英文名:damselfish 、demoiselle。 概述:
雀鲷科(Pomacentridae)海产小型鱼类的统称,约250种,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印度洋-太平洋热带水域。 体高,尾鳍叉形,类似近缘的丽鱼,而且像丽鱼一样,头两侧各具一个鼻孔。许多种类色彩鲜明,色调常呈红、橙、黄或蓝色。体长大多在15公分(6吋)以内。性活泼,行动敏捷,占域行为明显,进攻性强。部分种类以食悬浮水生植物或小动物为主,另一些则为杂食性。大部生活于岩礁中,但某些种类如双锯鱼则生活于海葵的触手之间。本科较为人们所熟知的种类大致可以包括雀鲷属(Pomacentrus)五彩缤纷的种类、印度洋-太平洋的宅泥鱼(Dascyllus aruanus,鱼体有黑白相间的3条斑纹)、加利福尼亚的红衫鱼(Hypsypops rubicunda,又称加里波第鱼〔garibaldi〕,呈鲜橙色,长约30公分〔11.75吋〕)、大西洋的真豆娘鱼(Eupomacentrus leucostictus,体呈蓝黄色)及热带的岩豆娘鱼(Abudefduf saxatilis,为淡蓝和黄色,具黑色带纹)。
雀鲷生活在热带海洋中,是十分美丽的鱼,体形像鲷,但却不属于鲷科,身躯很小,如麻雀般大,所以被称做雀鲷。它们通常以附着在珊瑚礁上的小型甲壳类和浮游动物为食物。
雀鲷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小型珊瑚礁鱼类。雀鲷颜色艳丽,身体娇小,大的不过10厘米,小的仅有2到3厘米。雀鲷的种类很多:红白相间的叫小丑鱼,又叫双锯鱼;黑白相间的叫宅泥鱼;亮蓝雀鲷体色光亮娇艳,鱼体上半部分为浅蓝色,下半部分为深蓝色;蓝雀鲷通体蓝色,腹部和尾部呈米黄色;三斑雀鲷全身黑色;光鳃鱼身体的上半部分为粉红色,下半部分为灰绿色;豆娘鱼的身上有六道深绿色的条纹,其中黄、蓝相间。雀鲷通常回旋于珊瑚礁中,寻找幼鱼和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当一处食物缺乏时,它们就被迫游到远处的珊瑚礁上。白天,雀鲷总是成群地盘旋在珊瑚礁上。当天敌出现时,雀鲷就迅速钻进珊瑚丛中躲藏起来。危险过去,雀鲷又会钻出来觅食。夜幕降临,成群的雀鲷各自选择珊瑚的缝隙过夜。有趣的是,它们竟然能根据自己身体的大小选择卧室。有些雀鲷终生在珊瑚礁上繁衍生息。 雀鲷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大部分雀鲷体型较小,身体略呈扁平。雀鲷有一项特殊的本事。那就是它的胸鳍可以来回摇摆,就象船橹一样。胸鳍的摇摆可以使雀鲷更好的控制身体的姿态,控制前进的方向。这种功能是雀鲷为了适应在珊瑚丛中钻来钻去而特别演化出来的。
形态特征:
体呈卵圆或椭圆形,体侧扁。口小,略能向前伸出。颌齿圆锥或侧扁,单列或2至多列,外侧略扩大;锄骨及腭骨无齿。头、躯干及鳍基均覆有外缘有小锯齿状之中型鳞片;侧线中断为二,前段为有孔鳞片,与背部轮廓平行而终于背鳍软条部下方,后段仅小孔,位于尾部中央。单一背鳍,具VIII—XVII棘及有分节之软条,且硬棘部较软条部长;臀鳍具II棘;尾鳍分叉或内凹。全世界分海葵鱼亚科(Amphiprioninae)、雀鲷亚科(Pomacentrinae)、光鳃雀鲷亚科(Chrominae)及美雀鲷亚科(Lepidozyginae),共计28属315种,以及6种已发现但未发表的种(Nelson, 1994)。
地理分布:
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热带暖水域,是珊瑚礁鱼类中数量最庞大的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