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巴甜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阿斯巴甜

[英文]AsPartame

阿斯巴甜化学名称为L-天冬氨酞-L-苯丙氨酸甲酷(APM),又称甜 味素、蛋白糖、天冬甜母、天冬甜精、天苯糖等。1 981 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燥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 饮料后在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甜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优点是:(1)安全性高, 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 为安全的);(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不愉快口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一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4)有明显的增香效果,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阿斯巴甜的缺点是:(l)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2)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 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

阿斯巴甜的使用状况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国食物药品局核可使用的糖类代用品,在国内也是准予发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摄取不超过50毫克。但是因为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胺酸,所以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cs; PKU)的患者并不适合使用,因为会造成苯丙胺酸无法代谢,而有导致智能不足的危险。而怀孕中的妇女最好也不要使用。另外,曾有一些报告指出有些人可能患有阿斯巴甜不耐症,所以在食用阿斯巴甜制品后会有头痛、抽搐、恶心或是过敏反应的症状出现,所以建议有阿斯巴甜不耐症的人,最好也避免食用。

致癌引发争议

在阿斯巴甜问世之初,就有科学家开展了其食用安全性问题的相关研究.结果均表明它是一种安全的甜味剂。因此,1981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了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002年.欧洲食品安全署再次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论依然是安全的 就在同年.意大利博洛尼亚的拉马兹尼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决定对那些被认为无害的常见食品或添加剂重新进行安全性测试,而阿斯巴甜就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之一。他们以1 800只老鼠为实验对象,从这些老鼠8星期大开始每天给它们喂食一定量的阿斯巴甜,直至它们自然死亡(一般老鼠的自然寿命是3年)然后研究人员对老鼠的尸体进行解剖。

结果发现.即使每天给老鼠喂食阿斯巴甜的剂量低于人类推荐使用的标准剂量,也使老鼠患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了许多 比如.雌老鼠每天摄八的阿斯巴甜按每千克体重20—500毫克递增.那么它们患上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概率比对照组要高,而且摄入越多,患癌概率越大。目前阿斯巴甜致癌的机理还不清楚。

这项实验与传统实验有些不同:实验老鼠通常在2岁左右就被杀掉,而该实验是让老鼠自然死亡.这样就出现了比较的样本年龄不一致,1800个样本数量也是通常实验中很少用的。因此有人对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出疑问。另外.科学家早已发现,阿斯巴甜在体内被分解成两种氨基酸和甲醇 而许多常见食物蛋白内就有这两种氨基酸。虽说甲醇有毒但科学界没有把它当作致癌物,且在许多常见食物如橘子汁中也存在。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欧洲食品安全署对这个研究结论都很重视。并表示会对它做进一步分析。因为这毕竟事关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健康:据统计美国市场中大约60OO多种食品、饮料和药品中含有阿斯巴甜。每年要消耗8COO多吨阿斯巴甜。

[说明]可用于各类食品(罐头食品除外)

[使用限量]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最大使用限量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备注]添加甜味素或阿斯巴甜之食品应标明"甜味素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