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茜草科 Rubi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菊亚纲的1科,多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叶对生,很少3枚轮生,通常全缘,具托叶,花两性,合瓣,5~4基数,有等基数的雄蕊,萼管与子房合生,萼檐呈各种形状,全缘,齿裂或其中1枚裂片特大而成叶状;花冠形状多种,冠檐裂片整齐或2唇形;子房下位,极少半下位,1至多室,每室有1至多数倒生胚珠。果实类型很多;种子有一直而很少弯曲的胚,位于肉质、软骨质或角质的胚乳基部或中轴上。本科的共同解剖构造有:①气孔(器)常分布于叶片的下面,为2至多个辅助细胞所伴随,这些细胞平均列于孔口的边旁,②叶片无腺毛,③茎的维管束为单一并生型。本科约有500属6000余种,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草本延伸至寒带。中国约有70属近600种。主要产于东南部和西南部。许多植物含有多种有经济价值的生物碱和黄酮类,如奎宁(quinine)、辛可宁(cinchonine)、 辛可尼丁(cinchoniodine)、奎尼丁(quinidine)、钩藤碱(rhynchophylline)、异钧藤碱、 柯诺辛因碱(corynoxeine)、异柯诺因碱、柯楠因碱(corynantheine)、二氢柯楠因碱(hirsutine)、硬毛帽木因碱(hirsuteine)、栀子素(gardenin)、栀子苷(gardenoside)、 去羟栀子苷(geniposide)、山栀子苷(shanzhiside)、 紫茜素(purpurin)、茜素(alizarin)、伪紫茜素(pseudopurpurin)、 茜草色素(munjistin)等主要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