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麓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茅麓

茅麓位于江苏省金坛市,是全世界最大的茶叶种植基地,素有江南茶乡之称。

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在数千年的茶叶生产活动中,我国人民创造了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风格迥异的名茶,尤其是各种名优绿茶,更是著称于世,茅麓茶就是其中一朵鲜艳的奇葩。改革开放以来,茅麓茶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知名度越来越高,热爱茅麓的人也越来越多,我们分析,这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

一、茅麓茶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品种在不断更新。解放前纪征钢先生创办茅麓茶叶公司时,也只有800多亩茶园,现在仅茅麓茶场就有茶园4000多亩,是那时的5倍多。除茅麓茶场外,各村办茶厂,村民个体的小茶园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茅麓镇全镇的茶田面积已达1.8亩。金坛市茶田总面积是3.6万亩,其中茅麓镇就占了一半,茅麓茶也就成了金坛市茶业系统的支柱企业。

在茶田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茅麓人也十分重视更新,改造旧茶田的工作,大种良种茶,生态茶,为茅麓名茶的制作提供了优质的鲜叶资源,茅山青锋茶也就成了金坛市名优茶的领头雁。

二、茅麓茶的产量和产值逐年攀升,广大干群抓好茶叶生产的意识也逐年增强。80年代除茅麓茶场一枝独秀外,周围村镇还鲜有成片茶园。进入90年代,广大干群认识到,要发展山区的农业生产,必须走发展茶叶的道路。各村纷纷建起了村茶厂,村民们也开始在小块的自留地上种茶,全镇掀起了大种茶叶的热潮。一批又一批新茶田的相继投产,茶叶产量也逐年攀升。今年春茶生产中,全镇干茶总产量达到250吨,创历史新记录。全镇茶叶收入2800多万元,占全镇农副业总收入的30%以上。茶叶生产的实绩给群众增加了收入,广大干群对茶叶生产也更加投入。在茅麓镇,家家有茶田,人人爱种茶,茶叶已成了茅麓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三、茅麓茶的名气越叫越响,品牌战略已初见成效。1981年在总结了多年茶叶炒制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茅麓茶场的科研人员经过多次试制,终于研制成功了名茶“茅山青锋”。青锋茶投放市场,引起轰动效应,“茅麓青锋”茶由此声明鹊起,茅麓茶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一页。进入新世纪以来,茅麓茶场,鑫品茶叶有限公司,神亭茶场,石马茶场等大中型骨干企业,与时俱进,巧抓机遇,大搞科研,争创名牌,“茅山青锋”,“金坛雀舌”等名优产品在省市乃至全国屡屡获奖,茅麓茶由此也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重视和青睐。

这就是茅麓茶之所以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的原因,也是茅麓茶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宝贵财富,但这些生产经验还没有认真的加以总结,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还没有在茶叶再生产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广大茶农迫切需要科学的种茶技术,特别是良种茶和生态茶的栽培管理技术;我校的广大学生几乎全部来自茶乡,他们也应该从小了解茶叶,懂得茶叶,以便毕业后在家乡的茶叶生产种发挥作用。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一本由关茅麓茶的校本教材,在课堂上系统地向学生讲解种植茶叶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茶叶生产的认识。此举得到市教育局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暑期伊始,终于进入写作阶段。

语文组的老师们在接受写作任务后,放弃暑假的休息时间,冒着高温酷暑,到基层走访茶农,不厌其烦地在网上查找有关资料。对于他们的这种敬业精神,我们表示亲切的慰问。

因为这本书的酝酿、写作、统稿、成书的过程十分仓促,茶叶生产上的有关资料一时也难以找全,再加上编写者的水平所限,书中错误和问题所在难免,希望热爱此书的朋友们向我们提出来,以便今后加以改正。

在编写此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茅麓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茅麓茶场场长孙桂华同志,向我们提供了很多茶叶生产的资料,使我们的编写工作得以顺利进行。茅麓镇广大茶叶生产者也对我们的编书工作给予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

展望明天,茅麓镇会变得更加的美好,茅麓茶这朵茶中奇葩也一定会开放得更加鲜艳夺目。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