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豆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腊八豆是湖南省地方传统小吃之一,腊八节节日食俗。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但自古至今一直是家庭或小作坊式的制作,并受到季节制约,一直无法成为消费者四季皆能享用的食品。但是湖南平江地区却推出了玻璃瓶装的腊八豆,虽受季节影响,却几经加工,保留了腊八豆的原有味道,又能长期保存。

  食品分类

  1.原味腊八豆 采用冷链销售或需要加工调制后才能食用的或传统酿制的腊八豆。

  2.风味腊八豆(方便腊八豆) 经调味或调配其它食品经包装而成的,可在常温条件下保存的,即食即开的腊八豆。

  营养成分

  腊八豆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维生素、功能性短肽、大豆异黄酮等生理活性物质,是营养价值较高的保健发酵食品

  生产制作

  原料:黄豆、盐、花椒、生姜。

  做法:

  (1)将黄豆洗净,并撇除空皮残粒,用凉水泡胀,捞出,加水下锅(煮水要盖过黄豆一寸),先用大火煮熟后,再用小火煮烂。

  (2)把豆从水中捞出(煮豆水中放点盐,保存备用),摊凉放在布袋内,

  (3)把布袋放在草编袋子里或其它容器里,用稻草或棉絮围裹保温,放在20摄氏度左右的地方。约2——3天后,黄豆发烫,发酵长出白霉,取出晾凉;

  (4)然后把豆子装在钵子(陶盆)里,加入原来的煮豆水;再加适量配料,按每斤黄豆加食盐50克,花椒2钱,适量加入鲜生姜碎,爱食辣者加辣椒粉5钱一起拌匀;拌时如咸味不够,可以添加些食盐,最后加点白酒,拌匀。

  (5)拿一个坛子,用白酒将坛内擦一下,把拌匀的豆料装入坛内,封严坛口,10天后即可取食。腊八豆可配做多种菜肴,蒸、煮、炒炸均可;荤素食法都是佐餐美味。

  主要功效

  【性质】平

  【五味】甘

  【热量】359.00大卡(1500千焦)/100克

  【功效】消食

  味道

  1、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

  2、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

  3、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

  4、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

  5、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

  食疗作用

  腊八豆具有开胃消食的功效。对营养不良也有一定疗效。

  禁忌与副作用

  脂肪肝,肝硬化,消化性溃疡,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 患有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低碘者应禁食。

  饮食文化

  腊八来历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

  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食品

  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还有红枣、桂圆、薏仁、红豆、黑豆。

  腊八食品是中国西南地区广大居民的传统食品之一,据传已逾数百年历史。 腊八这天,我国北方地区有制作腊八食品的习惯。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