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Corydoras.jpg
名称:老鼠鱼


目:鲶目


科:甲鲶亚科


属:甲鲶属


简述:到目前为止,大约有120-150种已经被发现,但真正被定名的却只有80%左右,有许多老鼠鱼的个体其分类与名称混淆不清。老鼠鱼和异型鱼类一样,体披骨板,胸鳍与背鳍的第一鳍条为硬棘,可借以保护自己,但不同于异型鱼的是老鼠鱼身躯两侧的骨板是由上下均等的硬鳞,致密且有规则的排列而成。此外,老鼠鱼还可以利用血管丰富的肠后端呼吸水面上的空气(intestinal respiration),以度过干旱或者水中溶氧不足等困厄的环境,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时常看到老鼠鱼突然游到水面吞咽空气的原因。 老鼠鱼是属于非常典型的底栖性和群游性的鱼类,延长的吻端和鲶科鱼类特有的三对吻须有助于它们在砂地里寻找食物,至于老鼠鱼的食性则为杂食性,个体相当温驯,是水族箱中极佳的混养鱼种。


繁殖方法:
缸的布置:
  我繁殖用的缸过滤系统采用侧过滤。鱼缸尺寸110cmX25cmX25cm。滤槽长10cm,过滤槽内滤材如下:物理过滤棉-玻璃环-火山岩-吸氨石-生物过滤棉,还在槽中放一些草泥丸。用一个15W的潜水泵带动整缸水流。
  缸子的40%的空间是水草,主要是一些容易粗放管理的阴性草,如:莫丝、铁皇冠、大榕和小榕。后二者绑在玻璃条和沉木上。沉木选择一些有洞穴感的,可以让老鼠鱼在底下休息。这样的环境是为了缓解鼠鱼的紧迫感,太空旷的感觉会让他容易受到惊吓。而且这种环境对他们的交配很有帮助。
  有意思的是老鼠鱼在空旷的缸中都会把卵产在缸壁上,而在水草繁密的缸里尽管也会有少量的卵会产在壁上,但产在水草上的卵都会选择很矮的水草产在叶背面。
  我的侧过滤是用PVC管连接的,出水口水流中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比如珍珠鼠和花椒鼠都是产在河流中的品种。 原产地环境多是河口湍流处,而产卵的时候会选择一些水流相对缓和的地方,所以我选择水流不会太急,但必须让它感觉到水的流动。而产于山区的太空鼠类(Scleromystax属)及产于池塘深水区的B属鼠鱼对于水流要求亦有不同。
食物:
  饲养老鼠鱼,最不用担心的恐怕就是:鱼不会因为吃了不干净的食物而造成内寄或其他疾病。我的饲料主要是冷冻丰年虾、冷冻血虫、新鲜的水蚯蚓以及JBL的老鼠鱼贴片搭配喂。个人感觉老鼠鱼还是对活饵比较中意。
  老鼠鱼的雌雄鉴别会在性成熟以后越发明显,我们可以看到雌鱼的身体略鼓。
  从底下看比较明显。雌鱼的腹鳍很短,而且先端圆钝状;而雄鱼的腹鳍很长,先端呈现尖锐状。雌鱼在产卵的时候会把两片腹鳍合并在一起,这样从生殖孔排出的卵就被两片腹鳍包着,直至找到合适的位置才会张开并把卵产于选择好的场所。
  环境打造完毕,温饱问题也解决,等待产卵。
产卵:
  经常用的办法就是换水。当然还有其他的办法,比如不断的变换鱼缸中水位的高度也会对产起到一定的作用。花椒鼠很容易通过换水这种办法达到产卵的目的,而珍珠鼠并不如此。我拿到的珍珠鼠以是成鱼,但产卵的周期性很明显。基本是15天产一次,珍珠鼠在我缸里第一次产卵是因为少量换水。那个时候因为混养了一些其他鱼所以产出的卵都被吃掉了。 后来水温保持在26度换水的时候一下子降到22度。但时间很短,所以基本看不到亲鱼的发情状况,索性我把恒温管拔掉,这下水温稳定的降至22度。这次很成功,7条成年鱼一起产卵,最后产了大概200颗卵。
  标准的产卵方式 T型
  老鼠鱼交配的形态很特别也很有意思。在雄鱼的不断追逐下,一但雌鱼表示接受,雄鱼就主动将身体下部的生殖器官伸出,雌鱼用口从雄鱼的生殖器官吸出精液含在口中,这就是老鼠鱼繁殖常见的“T型繁殖”。之后雌鱼会排出卵,并用腹鳍紧抱。寻找合适的产卵位置,找到合适的位置后,就会将腹鳍展开,将具有粘性的卵排于找好的位置。再把口中的精液喷于卵上,通常母鱼每次排出的卵都是两颗。有时候母鱼会因为过于疲劳而横躺于缸中。刚产出的卵粘性很强,用手一碰就会粘上。我选择在产卵12小时后采集鱼卵进行单独的孵化。
孵化:
  孵化缸尺寸40cmX30cmX30cm, 一个3.5W的氧气泵带动一个单头水妖精,水温恒定在23度。缸里放些铁皇冠和莫丝。孵化的时候要向水里添加一点亚甲基蓝进行杀菌。大约2至3天,小鱼就会陆续孵化。12小时后我会喂刚孵化的活体丰年虾或干燥的脱壳丰年虾卵。小鱼的生长速度很快,一个月就可以长到1.5厘米。而同一窝的小鱼由于抢食的能力不同也会造成很大的个体差异,但不会因此而互相伤害。一个月的小鱼就可以喂冷冻丰年虾,这个阶段如果喂水蚯蚓小鱼的生长速度会很快 因为水蚯蚓含蛋白质很高。同样也要注意卫生,因为水蚯蚓的生长环境多半都不是很干净。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