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须公及其养殖技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白须公是一种亚广盐性鱼类,原产地为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其适应性强、易繁殖、生活习性广、抗病力强、肉质结实清香、不带泥土味儿。该鱼体长侧扁,头部扁平,吻短。最长可长到65厘米,最重可达到5公斤。其正常生活适温22-30摄氏度.最适温度为22-25摄氏度,温度下限为12-16摄氏度,当水温低于12摄氏度时即开始死亡.适应PH值在7.0-8.2之间。 该鱼食性杂,幼苗以浮游动植物为食,成鱼食谱很广,各种水生幼小动植物、有机碎屑、昆虫都吃,也吃小鱼虾以及蟹、贝等。人工养殖条件下,可食配合饲料。性成熟晚,繁殖季节为每年的2-10月。有池塘单养、混养、网箱养殖等多种形式。

1.鱼池条件:进排水方便的池塘即可。前期水位100-150厘米。后期150-250厘米,要求通风向阳,日照充足。

2.放养密度:采用高密度养殖方式每立方米可放养10-25尾。池塘亩放1000-1500尾,网箱100-200尾/立方米。

3.饵料与投喂:刚入池的鱼苗主要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因此需肥水下池,也可泼豆浆,喂蛋黄。几天后,幼鱼可摄食小颗粒的人工配合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在上午9:30-10:00和下午4:00-5:00各喂一次,每次最适投喂量为八九成饱,投喂量要均匀,忌中间断食。饲料蛋白质含量要在40%左右。

4.水质管理:

(1)水色的调节:春季池水要肥一点,透明度控制在25-30厘米之间,要一次施足基肥。夏秋季因水温较高,鱼的摄食活动也旺盛,池水中代谢物和残饵也较多,应按照“量少勤施”的原则,将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之间。

(2)春季低温时,鱼池灌浅水,有利于提高水温,繁殖天然生物;夏季加到最高水位,使下层水温不至于过高。如果引用水温较低的溪水或者泉水饲养该鱼,在注入池塘前使之经过一段的流程,或在贮水池贮存一定的时间,以提高水温。在风力大的地区,可在池塘近旁种植丛林防风,使池塘保持一定的水温。

(3)提高水中的溶氧:向鱼池注入新水或换水是增加溶氧的一种方法,有条件的地方应启用增氧机,以提高单产。⑷PH值的调节:定期向鱼池中施用生石灰,能有效地调节水质的酸碱度。一般每隔20天左右使用一次,高温季节可缩短为15天左右一次。生石灰的用量是每亩15-25公斤,用水溶解后除去残渣,取上层的石灰浆全池泼洒。在白须公的养殖过程中,只要加强养殖池水的水质管理,几乎不会发生疾病。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