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利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泻利盐

Epsomite

Mg(H2O)7[SO4]

[晶体化学] 理论组成(wB%):MgO 16.3,SO3 32.5,H2O 51.2。Fe2+、Ni、Zn、Co、Fe3+、Mn离子可代替Mg。在合成的泻利盐中有更广泛的代替。它与碧矾(morenosite,Ni(H2O)7[SO4])和皓矾(goslarite,Zn(H2O)7[SO4])之间可能存在着完全的类质同像系列。

[结构与形态] 斜方晶系,a0=1.187nm,b0=1.200nm,c0=0.686nm;Z=4。

斜方四面体晶类,D2-222(3L2)。晶体呈针状或假四方柱状。常见单形:斜方柱m,斜方四面体r。集合体呈纤维状、块状、钟乳状及土状。

[物理性质] 白色,单体无色透明,有时带浅绿色(含Ni)或浅红色(含Mn)。条痕白色。透明。玻璃光泽,纤维状集合体具丝绢光泽。解理完全,中等。断口贝壳状。硬度2~2.5。性脆。相对密度1.68~1.75。味苦且稍咸。易溶于水。

偏光镜下:无色。二轴晶(-)。Ng=1.461,Nm=1.455,Np=1.433。

[产状与组合] 主要为富含镁的盐湖中化学沉积的产物。在沉积时间上,是含水硫酸镁中最先沉积的,随着盐水浓度变大,泻利盐趋于不稳定,被六水泻利盐MgSO4•6H2O所代替。

[鉴定特征] 白色,低硬度,味苦且稍咸,易溶于水及产状等。

[工业应用] 用于纺织、造纸、制糖、化工等行业。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