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如何避险增效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目前,河蟹在总量上已过剩,小规格河蟹因供过于求,价跌难卖,而大规格河蟹因物以稀为贵,货紧价扬。在生产技术上如何提高规格,增加效益,关键是依靠科技创新。
一、要大力推广现有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
1、要因地制宜选择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天然饵料,丰富的通水、通电、通路的池塘或稻田,高标准搞好蟹池的排灌、防逃等养殖设施建设。
2、大力推广种草养蟹、生态养蟹、健康养蟹等技术,实现规范化养殖,并充分利用多种小域和设施,搞好螺蛳、饵料鱼等优质动物性饵料的培育。尤其是螺蛳,是河蟹喜食的鲜活动物性饵料,它既能摄取池塘水体因底泥、残渣剩饵所致的有机营养物质,又能改善池塘底质,净化了池塘水质,具有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选择优质苗种放养,种质的好坏,是提高规格、提高效益的关键。建议要选择长江水系的蟹种放养。
三、养蟹池一定要有足够的水草。因为水草既是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也是净化水质,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溶氧,同时也是河蟹喜食的好饲料,夏季还可以起到防暑降温,促进河蟹生长的作用。
四、科学放养蟹种。建议亩放600—700只,规格为100只/500g以内的蟹种,在蟹种放苗的同时,搭养花白鲢60—80尾/亩,规格20-30尾/kg,用于防除藻类蔓延和调节水质,同时也可增加收入。
五、病害敌害防治。对病害防治为主,每隔15-20天,用10-15kg/亩生石灰溶化后泼洒,既起到消毒、防病作用,又能补充蟹生长所需的钙质。在病害防治方面,除彻底清塘外,进出口要按密眼网以防敌害生物进入。
六、提倡走规模经济、联合经营之路。在自愿的基础上,尽快地把分散经营的单个组织起来,建立合理的土地水面流转机制,培植龙头企业,养殖运销大户,实行生产、加工、经营联合体,从而延长产业链,增强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推动河蟹养殖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