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粘病毒科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开放分类: 病毒

正粘病毒科 

Orthomyxoviridae

  与粘液蛋白有特殊亲和性病毒中的1科(见副粘病毒科),又称流感病毒群。希腊文“Ortho”(正)、“Myxo”(粘液)。包括人的甲、乙型和动物的甲型流感病毒。也可能包括丙型流感病毒。本科病毒能引起人、马、牛、猪、鸡和火鸡等畜禽的流行性疾病,严重时造成死亡。用弱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预防可收到一定效果。

  本科病毒呈球形,直径80~120纳米。表面有突起,有时呈丝状,长可达数微米。核酸为8个节段的负链RNA,总分子量约5×106编码10种蛋白质。病毒粒结构分3层:中心为螺旋形核壳,宽9~15纳米,是由RNA、核蛋白和RNA多聚酶构成;中间为膜蛋白;外层为脂质色膜,膜上装有许多糖蛋白突起,即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病毒的血凝素具有凝集多种动物红细胞的活力,其神经氨酸酶能从粘蛋白中释放出N-乙酰神经氨酸。乙醚和脱氧胆酸钠等能破坏脂质膜而使病毒裂解灭活。病毒感染细胞后,先合成互补RNA。互补RNA有两种,一种起mRNA的作用,翻译病毒蛋白 ,另一种是复制病毒RNA的模板。RNA的8个节段分别复制,然后与核蛋白结合并一起转移至细胞质膜下面,此时细胞质膜已被病毒所修饰而含有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再通过芽生形成新的病毒粒。本科病毒于复制初期可被放线菌素 D抑制。两株同型病毒在同一细胞内复制时易发生重组,形成重组株。

  人流感病毒  分甲、乙、丙 3型。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的抗原性易发生变异,小变异时出现变种,引起不同程度的流行;大变异时出现新亚型,可造成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仅有小变异,造成较小流行。丙型主要侵犯婴幼儿。有些人甲型流感病毒还能感染哺乳类和禽类。甲、乙型流感病毒能人工感染雪貂并于连续传代后适应于小鼠。通常采用鸡胚或猴肾细胞分离和培养。

  猪流感病毒  甲型流感病毒的 1种,1930年首次从猪分离到,后被认为可能是1918年世界性流感大流行的病原。猪流感的症状与人流感相似。过去仅在北美猪群中流行,现已波及许多国家。偶尔可由猪传染人。

  真性鸡瘟病毒  1900年发现,1955年才被确认为甲型流感病毒的 1个亚型。在鸡群中造成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病死率常达100%。近年已少见。中国无此病。

  其他动物流感病毒  在动物(特别是禽类)中发现了甲型流感病毒的许多亚型,如马流感病毒有两个亚型,能在马群中引起流感状疾病;火鸡流感病毒的几个亚型能引起类似真性鸡瘟的疾病。此外,从野生水鸟和家鸭中分离到许多亚型,这些病毒能在肠道中繁殖,一般不引起明显的疾病。中国曾从猪中分离到丙型流感病毒。

  用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预防人类甲、乙两型流感以及用灭活疫苗预防马流感,均有一定效果。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