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条子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驰名中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新疆拉条子,4000多年前就在新疆大地上出现了,一盘拉条子,菜和面都有了,常吃不腻,经久不饿,吃完干活也攒劲。

  发展历史

  拉条子维吾尔语叫“兰格曼”,是新疆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食。其起源有众种版本,一说来源于山西,是由当年山西骆驼客带到新疆的。不必过分探究其来源,也不必拘泥于哪种叫法。

  拉条子是新疆的特色美食。随着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通过各民族相互接纳、相互学习和相互间的交融,拌面其实早已深深扎根于新疆这片沃土,成为了在国内名气很大的一种新疆特色美食。

  说到新疆出名的特色拌面,最出名的当属奇台过油肉拌面、托克逊、伊犁拌面。细心的朋友可以在街头发现,拌面馆大部分都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回族同胞在做拌面上肯下功夫、贡献最大,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

  并佐以牛、羊肉配炒。随着时间发展,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菇、大盘鸡、豆腐等拌面系列…… 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让人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那去,从选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选肉、选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面下出来要精细均匀、圆润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特别是每个拌面馆必有的招牌菜---过油肉拌面, 则更需要厨师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过油肉应是肉片色泽金红鲜亮、浓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汤、入口嫩滑、香味浓郁。 点拌面时,根据个人喜好,点完配菜后,还要向店家专门交待是要冷水“激”过的过水面,还是要直接装盘的“然窝子”。拌面做好后,一般是炒菜和面分别装在盘或碗内上桌,而新疆的爷们一般喜欢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知道为什么叫“拌”面了吧),谓之菜面合一;有的还要滴上少许醋、剥上几瓣生大蒜配着吃,谓之消毒杀菌;有的不唱馆子里的免费茶,而喜欢要一碗煮面的面汤,谓之原汤化原食。 外地游客或者女同胞们,不知是顾及形象还是什么,多是将配菜倒入面盘内一角,小范围的边拌边吃;或者不把配菜倒在面里,就是那么夹一口菜吃一口面,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吃拌面,而是米饭菜的吃法了。 以前,在馆子吃拌面面不够了可以免费加白皮面,由于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拌面馆也改了规矩,对贵些的拌面加面时不加钱,对点其它便宜种类拌面或两个人吃一份的要加收面钱了。从科学道理来看,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为主、以菜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顾客口味而定,但每道菜品中永远少不了的是红辣子、青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我想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的营养成分外,主要在功能是调色、调味。所以说来拌面感觉还是较适合北方、特别是西北人民的饮食习惯。 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

  菜品特色

  拉条子就是新疆拌面的俗称。制作时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加入了各种蔬菜和牛羊肉,是新疆各族群众都喜欢的一种大众面食,特别是维吾尔族和回族等民族的拉条子别有一番风味。驰名中外,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新疆拉条子,实质是陕甘宁地区的拉面技术和新疆肉食习惯相融合的一个美食用方法。一盘拉条子,菜和面都有了,常吃不腻,经久不饿。吃完干活也攒劲。

  拉条子餐馆大部分都是回族同胞开的,也有个别是维吾尔、哈萨克同胞开的,回族同胞在做拉条子上肯下工夫、贡献最大,可以说是把这种普通的菜肴做到了极致,赋予了它丰富多样的内容,其配菜几乎涵盖了所有市场能见到的蔬菜:白菜、韭菜、辣椒、茄子、豆角、蘑菇、芹菜、蒜苔……并佐以牛、羊肉配炒。更有厨师推陈出新,又推出了阿魏菇、恰马菇、大盘鸡、豆腐等拌面系列…… 拌面看着简单好做,但要真正制作出一盘让人口齿生香的拌面,其工艺并不比制作一道上等菜品差到那去,从选面、和面、醒面、揉面、拉面、下面,到选肉、选菜、切肉切菜、拌肉腌肉、配菜配料都有一套严格的工序,面下出来要精细均匀、圆润滑爽,菜炒出要色香味俱佳,诱人食欲。特别是每个拌面馆必有的招牌菜---过油肉拌面, 则更需要厨师具有高超的功夫,炒出的过油肉应是肉片

  色泽金红鲜亮、浓汁透明、不走油、不散汤、入口嫩滑、香味浓郁。

  新疆拉条子口碑好,知名度高,闻名全国。内地许多其他地区的人也加入了经营行列。比如青海人、宁夏人、甘肃人也打着新疆牌子开餐厅。尽管貌似相同,实则味道和做法大相径庭。也给新疆菜留下了许多不好的口碑与印象。比如拉条子或炒面,新疆本土的做法是用西红柿现炒出带汁的菜,而青海宁夏甘肃地区的人不得要领,为了图省事,就用番茄酱代替。两者味道相差极大,非常破坏口感。等等。所以如果你想吃正宗的拉条子,就要找老板和厨师是新疆汉族人,或者老板和厨师是维族人的餐厅。

  营养价值

  营养功效

  增长肌肉、增加免疫力、促进康复、补铁补血、抗衰老、杀菌、促进消化、降血压降血脂、防癌抗癌、补钙、减缓色斑、防血栓、解热、增加食欲

  营养成分

  热量:1590大卡、胡萝卜素:3990微克、钾:2144.5毫克、维生素A:675微克、磷:598.5毫克、胆固醇:305毫克碳水化合物:261.1克、维生素C:242毫克、钠:158.1毫克、镁:134毫克、钙:117毫克、蛋白质:93.15克、叶酸:47.4微克、硒:18.25微克、碘:15.6微克、烟酸:15毫克、脂肪:13.5克、铁:9.6毫克、膳食纤维:7.65克、维生素E:6.3毫克、锌:5.76毫克、维生素B2:0.88毫克、锰:0.83毫克、铜:0.61毫克、维生素B6:0.57毫克、维生素B1:0.31毫克[1]

  食用指南

  食用禁忌

  患皮肤病、肝病、肾病的患者慎食,有皮肤瘙痒、胃病的患者少吃,脾胃虚寒、月经期间不宜进食,阴虚火旺者忌食。

  适宜人群

  三高人群适宜、高血压、急慢性肾炎、肝炎、夜盲症、近视眼患者适宜

  食用风俗

  外地游客或者女同胞们,不知是顾及形象还是什么,多是将配菜倒入面盘内一角,小范围的边拌边吃;或者不把配菜倒在面里,就是那么夹一口菜吃一口面,这就不是真正意义的吃拌面,而是米饭菜的吃法了。 以前,在馆子吃拌面面不够了可以免费加白皮面,由于随着物价的上涨,许多拌面馆也改了规矩,对贵些的拌面加面时不加钱,对点其它便宜种类拌面或两个人吃一份的要加收面钱了。从科学道理来看,拌面属菜面合一性食品,以面为主、以菜为辅、且菜可荤可素,口味也可随顾客口味而定,但每道菜品中永远少不了的是红辣子、青辣子、西红柿、皮牙子(洋葱),可能这是因为除了它们本身具备的营养成分外,主要在功能是调色、调味。所以说来拌面感觉还是较适合北方、特别是西北人民的饮食习惯。 在新疆,拌面是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日常吃食,无论是自己家中做饭、街上就餐乃至设宴招待疆外来宾,都能见到拌面的身影。怪不得有笑话说,咱们新疆人出差回疆下飞机、火车,要紧的第一件事儿不是先回家,而是先找个正宗的拌面馆美美的吃顿拌面!

  点拌面时,根据个人喜好,点完配菜后,还要向店家专门交待是要冷水“激”过的过水面,还是要直接装盘的“然窝子”。拌面做好后,一般是炒菜和面分别装在盘或碗内上桌,而新疆的爷们一般喜欢将炒菜直接扣在面上,用筷子把面与菜搅拌均匀(知道为什么叫“拌”面了吧),谓之菜面合一;有的还要滴上少许醋、剥上几瓣生大蒜配着吃,谓之消毒杀菌;有的不喝馆子里的免费茶,而喜欢要一碗煮面的面汤,谓之原汤化原食。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