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豆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广豆又名四季豆、菜豆、芸豆、玉豆、京豆等。起源于中南美洲,于16-17世纪传入亚洲,在我国南北均广为栽培。广豆属豆科作物,一年生草本植物


营养价值

广豆以肥厚的嫩荚或成熟的种子供食用。广豆的嫩荚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素及各种矿物质元素、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据分析,每100克广豆嫩荚的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克,碳水化合物4.7克,脂肪0.2克,热量113千焦,粗纤维0.8克,无机盐0.6克,钙44毫克,磷39毫克,铁1.1克,胡萝卜素0.89克,尼克酸1毫克,维生素C 9毫克。

广豆的老熟种子含蛋白质22.5%碳水化合物59.6% ,可作菜、粮廉用。广豆的老熟种子含有的蛋白质是人体很好的植物蛋白质来源,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能起到类似粮食的作用。所含的纤维有利于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适于高血脂人群,还能增加肠胃蠕动,有利于防止便秘。广豆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广豆籽性味甘干,有滋补解热,利尿和效肿等作用,治疗水肿和脚气疗效好。种子中含有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能凝集人体细胞,促进有丝分裂,促进核糖酸和脱氧核酸的合成,抑制白细胞,淋巴细胞的移动,可用与肿瘤的辅助治疗。


食用方法

广豆多以嫩荚作为菜用,食味鲜美,不仅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要蔬菜之一,也是加工制罐,腌渍和脱水才的好原料。老熟种子蛋白质含量高,可供菜食、杂粮及饼馅之用。食用时值得注意的是广豆内含有血细胞凝集素和皂素两种有毒物质,烹饪时加工不当、加热不透,内含的毒素不能破坏,易引起食物中毒。广豆中毒主要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较重者可有头痛、头晕、出冷汗、四肢麻木、心慌等症状。预防广豆中毒的方法是注意不买、不吃老广豆,把广豆两头这些含毒素较多的部位摘掉。食用时先将广豆在开水里烫煮一会,捞出后在行炒制,或将烹饪时间延长一些,使之烧熟烹透,只要把全部广豆煮熟焖透,使广豆外观失去原有的生绿色,吃起来没有动腥味,食用时就不易中毒了。


豆类蔬菜锈病

为害作物:豇豆、广豆、毛豆等。

为害症状:以叶片受害最重。一般多发生于下部或成熟叶片上,初生暗绿色针尖大小的斑点,稍隆起,扩大后变为暗褐色的疮斑,近圆形,疮斑成熟后,表皮破裂,散出粉红色末状物。叶片发病严重时,迅速干枯脱落。 发生特点:真菌引起。随同病残体留在地上越冬。高温高湿有利锈病发生。植株表面有水滴是病菌浸入的必要条件。一般平均气温24℃,降雨日数多或间断性小雨时间长,在夏秋季易引起该病流行。

防治技术:

1、避免连作,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

2、药剂防治:多雨季节尽量用熏烟剂防治。得病前用80%大生(30克1桶水)。发病后用72%克露(30克1桶水),72%普力克(30克1桶水),50%安克(7克1桶水),10%科佳(10毫升1桶水),72%甲霜灵(30克1桶水)。


广豆根Radix Sophorae Subprostrata

【英】 Subprostrate Sophora Root

【别名】 山豆根、小黄连。

【来源】 为豆科物柔枝槐sophora subprostrata Chun et T.Chen的根。

【植物形态】 灌木,高1~2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17,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5cm,宽0.5~1.5cm,顶瑞一小叶较大,上面疏生短柔毛,下面密生灰棕色短柔毛;小叶柄短,被毛。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有毛;花萼阔钟形;花冠蝶形,黄白色;雄蕊10;子房密生柔毛,花柱弯曲,柱头上簇生长柔毛。荚果连珠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石灰岩山地或岩石缝中。主产广西。 【采制】 秋季挖根,除去地上茎叶,晒干。 【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顶端残留茎基或茎痕,下面着生根数条。根长圆柱形,略弯曲,长10~35cm,直径0.3~1.5cm;表面棕色至棕黑色,有纵皱纹及横长皮孔。质坚硬,断面皮部淡棕色,木部黄白色。微有豆腥气,味极苦。 【化学成分】 含苦参碱(matrine)、氧化苦参碱(0xymatr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安那吉碱(anagyrine)、广豆根素(sophoranone)、环广豆根素(sophoranochromene)、广豆根酮(sophoradin)、紫檀素(pterocarpine)、高丽槐素(maackiain)等。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喉牙龈肿痛、肺热咳嗽烦渴、黄疸、热结便秘。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