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松旋带状栽培技术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大豆是黑龙江省萝北县种植业的支柱产业作物,开发大豆松旋带状栽培模式是富民强县,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途径。这项栽培技术的特点:一是改善土壤结构,调节水、肥气、热农业耕作要项;二是在大豆垅上精点的基础上,调整个体与群体合理布局,使行距缩,加大株距,增加株数,合理密植;三是综合深松,施耕整地,改善耕作环境;四是应用精准农业新技术,降低成本,宽带窄行播种,平播带管的栽培模式,实现耕作与栽培管理集约化,应用的科技含量高。

2002年,在太平沟乡开发大豆松旋带状播种示范种植1686亩。亩平均单产204公斤,平均亩增产大豆35.1公斤。总增产是575吨。亩增值64.5元,总增产值11万元,投入产出比1:3.59。

一、选茬整地

选小麦茬、玉米茬及一年大豆茬,耕层深,肥力高的岗平地,深松深度35—40厘米,旋耕深度达12—15厘米,深松间隔45—75厘米,不重不漏,地表平细,无阴坷垃,秋起垅,带宽136厘米。采用小四轮施拉机悬挂两铧犁起垅。

二、精选种子合理密植

选用分枝性弱、节间短、抗倒性能强的半矮秆优质品种北交97—29,北交97—04,播前采用种子精选及种子包衣技术,发芽率达98%以上,公顷保苗40—45万株。

三、播种方法与播种时期

采用依兰机械2BT—3型精点播种机,由小四轮拖拉机悬挂作业,作业辐136厘米宽,大行距往复间距50厘米,小行距43厘米,带上播3条6行,播深3—5厘米,5月15—20日播种,随播随镇压。

四、施肥

用翔宇牌大豆专用绿色复合肥,每公顷播施260公斤,加生物钾肥30公斤,于播种同时播在种子的侧下方5—7厘米处,在大豆初花期喷施夭达2116。

五、化学除草与田间管理

播后3—4天采用70%嗪草酮每公顷0.4公斤,加70%施地收3公斤,加2.4—D丁脂0.75公斤,加嘉倍威100毫升,兑水450公斤,在早晨和傍晚无风时全田喷施进行封闭灭草,后期人工拿1次大草。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