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蜜环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161835942669792_small.jpg

中文学名 北方蜜环菌 拉丁学名 Armillaria cf. borealis Marxmüller & Korhonen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图 248 北方蜜环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3. 担子 分类地位 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至较大。菌盖直径3-10cm,初期半球形至扁半球形,后期扁平,幼时边缘内卷而成熟后往往拱起并呈现深色的环带,表面黄褐色至浅黄褐色,中部稍凸有短纤毛,四周鳞片稀少,后期近光滑。菌内白色,湿时灰褐色,稍厚,具香气,味湿和。菌褶白色至带粉红色,后呈红褐色,直生或稍延生,不等长,菌柄长5-13cm,粗0.5-1.5cm,近柱形,向下渐增粗,基部明显膨大,菌环以上色浅,环以下浅黄色或粉黄色,有白色绒毛或纤毛状鳞片,内部松软。菌环生近顶部,内部实心至空心。四担孢子。孢子宽椭圆形,光滑,无色。6-9μm×4.5-5μm。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木桩上或旁边群生,稀单生。 分布地区 陕西、青海、甘肃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但也有人怀疑。与蜜环菌 (Armillariella mellea) 形态特征很相似。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