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跳糖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劲跳糖是1974年开始出现在美国市场上的创新糖果,发明人是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研发科学家米切尔。劲跳糖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在嘴里遇热汽化后产生了推力才使劲跳糖颗粒在嘴里蹦跳,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休闲食品。

  劲跳糖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休闲食品。

  劲跳糖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在嘴里遇热汽化后产生了推力才使劲跳糖颗粒在嘴里蹦跳。

  制作流程

  『如何把二氧化碳灌注到溶化了的糖浆混合物中?』制作劲跳糖的技术非常聪明。

  (1)将甜味成分加少许调味料跟色素一起溶解在很少量的水中,接著把这些溶液放置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到150度,先抽真空以减少其中的水分,然後利用帮浦在高压下把二氧化碳注入容器。

  (2)之後切断容器对外通路以维持其中高压,同时降温让糖冷却成为一大块玻璃状固体。

  (3)然後打开容器对外管道,纾解其中压力,此举除了让大部分二氧化碳逸散外,也会使凝固的糖块自动崩解,分散成许多状如小石子的小块糖果。这些糖果仍然包含许多细微的二氧化碳气泡,所以当口中含著劲跳糖时,随著糖的表面逐渐溶解,里面的小气泡也一个个破掉,发出ㄅㄛㄅㄛ的轻响。

  原理

  有人曾经做过实验呢! 他们把劲跳糖放入水中,观察到在它的表面有连续不断的气泡冒出,正是这些气泡使人有“跳”的感觉,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方面的原因。接下来,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少许不加色素的劲跳糖放入澄清石灰水中,过一会儿,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综合上述现象,可以推断:劲跳糖里存在二氧化碳,当它遇水时,外面的糖溶解,里面的二氧化碳冒出,就产生“跳”的感觉。劲跳糖是在糖里边加入了压缩的二氧化碳(也许加别的对人不好),由于外边的糖化掉了,二氧化碳冲出,才会“跳”的。因为劲跳糖在热处不跳,而在水里会跳,并且把糖压碎会听到同样的噼啪声,在灯下会看到糖中的气泡。据美国科学家研究:那是劲跳糖分子所具有的分子结构决定着,还有辣椒和它的分子结构有相似之处,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构呈刺状!!

  劲跳糖的乐趣

  劲跳糖是想让孩子在一种快乐的氛围里尽情的感受快乐,劲跳糖的特殊性极度吸引着孩子,孩子们从未感知过的形象的动态劲跳糖符合了幼儿年龄特征,孩子因此非常的高兴,孩子爱动,思维经常是行动中进行的为了表达自己的高兴,所以让他动,就是给了一个很好的情感发泄,同时孩子们发散了思维,把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有找到另一种快乐,孩子们动作丰富起来了语言游戏中,结合了幼儿一日生活,让幼儿用动作体会了美好一天的快乐,最后在音乐中把活动推想了高潮,孩子的心理,也是层层递进,始终让幼儿都处于一种快乐之中。

  方法

  那么到底劲跳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首先,先看一下硬糖块的制作过程。硬糖块是由白糖、玉米糖浆、水和调味科制成的。把这些东西混合起来先使糖融化,然后把混合物中的水分全部煮干。接着继续升高温度,这样就可以制作出纯的糖浆,当糖浆变凉之后就变成了硬块糖。

  而在制作劲跳糖时,要在热的糖浆里加入高压的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气体会在糖里形成细小的高压气泡。在糖块冷却之后释放压力,糖块会碎裂,但碎片中仍含有高压气泡,通过放大镜你就可以看到它们。当你把糖块放入口中,糖融化后气体被释放出来时,你就会听到“嘣嘣”的响声。你所听到和感觉到的实际上就是二氧化碳气体从每一个气泡中释放出来的过程,这感觉就像有糖豆在你嘴里蹦跳一样。

  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目前世界年人均食糖量为25.6公斤,发达国家更达到了年均40公斤。而中国人年均食糖量仅为不足6公斤。

  小知识

  儿童每天需要吃糖吗?

  糖分是人体大脑活动的重要元素,而处于生产发育期的儿童及少年,糖分对他们尤其重要,适当的糖分摄入对大脑的发育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糖分摄入不足则会导致大脑发育不良而影响智力的发展。

  吃糖应该吃什么样的糖果,吃糖过多会导致蛀牙吗?

  一般的糖果吃多了会造成糖分在口腔的残留而导致蛀牙的产生。“劲跳糖”是一种含二氧化碳气体的糖果,入口则跳,具有“不粘牙”的特点,无残留更不会导致蛀牙,可以放心食用。

  过量吃糖对身体有害吗?

  长期过量的食用糖,对儿童的身体发育是不利的。“劲跳糖”使用的低糖配方,每小包的含糖量仅为一支棒棒糖的1/20.所以即使每天食用20小包也不容易造成糖分的过量摄入,是爸爸妈妈的放心糖果。

  劲跳糖、好吃又好玩!

  入口则跳的“劲跳糖”,让儿童的口腔体验跳动带来的无穷趣味能引发大脑的互动让小朋友在吃糖的同时想象力无限延伸,好吃又好玩,跳动是二氧化碳气体释放,不会对小朋友产生任何伤害。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