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鲈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河鲈
Perca fluviatilis;river perch
鲈形目河鲈科河鲈属的一种。又称五道黑。体椭圆形 ,稍侧扁,尾柄较细;头和体被小栉鳞;上下颌、犁骨及腭骨均有绒毛状细齿,无大犬齿;背鳍 2 个,前背鳍为硬棘,后背鳍为鳍条;胸鳍椭圆;腹鳍胸位;臀鳍起点在第二背鳍起点之后;尾鳍浅叉形,两叶末端圆;体为棕褐色,背部色较深,其侧从第一背鳍起点至第二背鳍之末有 5 条横黑斑;腹部灰白,第一背鳍鳍膜黑色,腹鳍橙红,其他各鳍淡黄或金黄色。广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中国仅产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体长达40毫米时,则以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亦食些水生昆虫和甲壳类。产卵期通常停止摄食。4 龄鱼体长280~320毫米,体重250~450克。为有名的食用鱼。
补充 河鲈(Perca fluviatilis)属鲈形目,鲈科,鲈属。俗称:五道黑。英文名:River perch , Perch , Ereshwater perch 。
体侧扁,长椭圆形,尾柄较细。头小,吻钝,口端位。下颌比上颌稍长,上颌骨后端达眼的下方,上下颌及口盖骨上均有细齿。前鳃盖骨后缘有许多小锯齿,后鳃盖骨后缘有1根刺。两背鳍略分离,第一背鳍为8-16根硬刺,其中第4根最长;第2背鳍为3根硬刺和13根软鳍条,以第1、2根鳍条最长。胸鳍侧位而较低,腹鳍胸位,尾鳍浅叉形,两叶末端圆。体为棕褐色,有7-9条黑色横斑,腹部白色;背鳍浅灰黄色,第1背鳍后部有1个大黑斑;胸鳍浅黄色;臀鳍、腹鳍及尾鳍为橘黄色。
河鲈生活于植物丛生的江河、湖泊中。通常有两个类群:一个种群生活于沿岸浅水区,以无脊椎动物为食,个体较小,生长也慢些;另一个种群栖居于深水区,以小型鱼类为食,个体大些,生长较快。仔鱼以浮游动物为食,体长达40毫米时,则以小型鱼类为食,有时亦食些水生昆虫和甲壳类。河鲈在夏季摄食比冬季为旺,产卵时期通常停止摄食。开始成熟的亲鱼为5冬龄,早春解冻后,水温达7-8℃时,即在水势平稳的场所进行繁殖。
河鲈广泛分布于欧洲及亚洲北部冷温带,在我国仅产于新疆额尔齐斯河与乌伦古河流域。在俄罗斯为非常重要的捕捞对象。我国新疆北部天然产量很大。此鱼肉质肥美,为当地有名的上等食用鱼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