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质乳菇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22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6:09 2011年12月24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5行: | 第5行: | ||
同物异名: | 同物异名: | ||
分类地位:伞菌目、红菇科、乳菇属 | 分类地位:伞菌目、红菇科、乳菇属 | ||
- |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宽2-6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下凹,中部常有一小突起,橘黄色或褐橙色,无毛,无环带,不粘,边缘薄,内卷。菌肉初结实,后松软,色浅。乳汁白色。气味弱,味道柔和。菌褶色浅于菌盖,密,直生至延生,不等长,有时菌柄处分叉。菌柄长2.5-5cm,粗0.5-0.8cm,近柱形或中部略细,与菌盖同色或稍浅,无毛,中实后中空。孢子印乳黄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刺和棱纹,7.3-9.5μm×6.7-8.6μm。褶侧囊体无色近梭形,顶端细,31-50μm×5.5-7.3μm。 | + |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宽2-6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下凹,中部常有一小突起,橘黄色或褐橙色,无毛,无环带,不粘,边缘薄,内卷。菌肉初结实,后松软,色浅。乳汁白色。气味弱,味道柔和。菌褶色浅于菌盖,密,直生至延生,不等长,有时菌柄处分叉。菌柄长2.5-5cm,粗0.5-0.8cm,近柱形或中部略细,与菌盖同色或稍浅,无毛,中实后中空。孢子印乳黄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刺和棱纹,7.3-9.5μm×6.7-8.6μm。褶侧囊体无色近梭形,顶端细,31-50μm×5.5-7.3μm。 |
生态习性:夏秋季针叶林或阔叶林中地上群生。 | 生态习性:夏秋季针叶林或阔叶林中地上群生。 | ||
分布地区:贵州、吉林、四川等。 | 分布地区:贵州、吉林、四川等。 | ||
经济用途:可食用。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 经济用途:可食用。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细质乳菇 拉丁学名:Lactarius mitissimus Fr. 中文别名: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红菇科、乳菇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较小。菌盖宽2-6cm,初扁半球形,后平展下凹,中部常有一小突起,橘黄色或褐橙色,无毛,无环带,不粘,边缘薄,内卷。菌肉初结实,后松软,色浅。乳汁白色。气味弱,味道柔和。菌褶色浅于菌盖,密,直生至延生,不等长,有时菌柄处分叉。菌柄长2.5-5cm,粗0.5-0.8cm,近柱形或中部略细,与菌盖同色或稍浅,无毛,中实后中空。孢子印乳黄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刺和棱纹,7.3-9.5μm×6.7-8.6μm。褶侧囊体无色近梭形,顶端细,31-50μm×5.5-7.3μm。 生态习性:夏秋季针叶林或阔叶林中地上群生。 分布地区:贵州、吉林、四川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