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蓝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33 2007年5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0:42 2017年2月10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2 intermediate revisions not shown.)
第1行: 第1行:
-[[category:着色剂]]+[[category:z]][[category:着色剂]]
[[category:添加剂]] [[category:添加剂]]
 +
 +中文名称: 藻蓝
 +
 +英文名称: Spirulina blue
 +
 +别名: 海藻蓝 Algae blue; Lina blue
 +
 +详情: 结构式:主要着色成分是C-藻蓝[[蛋白]]、C-藻红蛋白和异藻蓝蛋白。藻蓝蛋白含量约20%。主体结构为:
 +
 +分子式:C34H39 N3O6
 +
 +分子量:585.71
 +
 +理化性质:亮蓝色粉末。属于蛋白质结合色素,具有与蛋白质相同的性质。易溶于水,有机溶剂对其有破坏作用。在pH3.5~10.5范围内呈海蓝色,pH4~8颜色稳定,Ph3.4为其等电点,藻蓝析出。对光较稳定,对热敏感,金属离子对其有不良影响。
 +
 +来源与制法:取海水或淡水养殖螺旋藻,冲洗、破碎、提取、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入稳定剂后干燥制得。
 +
 +毒理学依据:
 +
 +①LD50:小鼠经口大于33g/kg(bw)(雌、雄性)(广东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
 +②骨髓微核试验:无致突变作用。
 +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
 +
 +吸光度 (620nm) ≥ 12(海水)6(淡水)
 +
 +灰分/% ≤ 7.0
 +
 +水分/% ≤ 12.0
 +
 +铅/% ≤ 0.0005
 +
 +砷(以As计)/% ≤ 0.0001
 +
 +用途与注意事项: 着色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糖果、果冻、冰棍、冰淇淋、雪糕、奶酪制品、果汁(味)饮料类,最大使用量0.8g/kg。
 +
 +鉴定方法:
 +
 +①呈色反应 pH值在4~8范围内呈海蓝色,水溶液具有微弱红色荧光。 不
 +
 +②沉淀反应调pH值至3.4,溶液出现沉淀。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名称: 藻蓝

英文名称: Spirulina blue

别名: 海藻蓝 Algae blue; Lina blue

详情: 结构式:主要着色成分是C-藻蓝蛋白、C-藻红蛋白和异藻蓝蛋白。藻蓝蛋白含量约20%。主体结构为:

分子式:C34H39 N3O6

分子量:585.71

理化性质:亮蓝色粉末。属于蛋白质结合色素,具有与蛋白质相同的性质。易溶于水,有机溶剂对其有破坏作用。在pH3.5~10.5范围内呈海蓝色,pH4~8颜色稳定,Ph3.4为其等电点,藻蓝析出。对光较稳定,对热敏感,金属离子对其有不良影响。

来源与制法:取海水或淡水养殖螺旋藻,冲洗、破碎、提取、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入稳定剂后干燥制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小鼠经口大于33g/kg(bw)(雌、雄性)(广东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②骨髓微核试验:无致突变作用。

质量要求:质量标准

吸光度 (620nm) ≥ 12(海水)6(淡水)

灰分/% ≤ 7.0

水分/% ≤ 12.0

铅/% ≤ 0.0005

砷(以As计)/% ≤ 0.0001

用途与注意事项: 着色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糖果、果冻、冰棍、冰淇淋、雪糕、奶酪制品、果汁(味)饮料类,最大使用量0.8g/kg。

鉴定方法:

①呈色反应 pH值在4~8范围内呈海蓝色,水溶液具有微弱红色荧光。 不

②沉淀反应调pH值至3.4,溶液出现沉淀。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