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家台贡茶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17:11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1:07 2017年7月28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wcategory:茶叶 “伍家台贡茶”,是指产于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的茶叶。早在清朝,乾隆御笔《皇恩宠锡》的伍...) |
||
第1行: | 第1行: | ||
- |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 | + | [[category:食品]][[category:w]][[category:茶叶]] |
- |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
- | |介绍 =[[普洱茶]]来自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大叶种晒青[[茶经]]后[[发酵]]而成,越陈越香越醇厚,且能长存久放。以致普洱茶是一茶种Camellia Assamica(Master.)Chang.<br> 敬昌普洱源于百年茶庄前身信昌号茶庄,是古董普洱茶贸易商号的著名茶庄,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极高的知名度和荣誉度让云南敬昌号茶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竟争力强,在专业市场上的占有率得以保障,由于[[生产工艺]]精湛、质量可靠、服务专业、责任感强,让消费者得到极高的安全感。<br> 经过一个世纪的品质传承,敬昌普洱逐渐[[形成]]了“百年字号、天赋上品”的藏品财富[[文化]],敬昌普洱的信誉得以长期的积累,云南敬昌号茶业有限公司得力于茶界同业的大力支持,公司以“以茶会友、众缘和合”和天下为宗旨,共赢天下。<br><br>公司秉承"顾客至上,锐意进取"的经营理念,坚持"客户第一"的原则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欢迎惠顾! | + | |
- | |主营产品或服务= 茶叶;饰品;服饰; | + | |
- | |主营行业 = 综合性公司 珠宝工艺品 美容食品 天然工艺品 其他茶叶 红茶 | + | |
- | |企业类型 =私营独资企业 | + | |
- | |经营模式 =生产加工 | + | |
- | |注册资本 = 无需验资 | + | |
- | |公司注册地 = 云南昆明 | + | |
- | |员工人数 = 51 - 100 人 | + | |
- | |公司成立时间 = 2005 年 | + | |
-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李勇 | + | |
- | |主要客户 = 大陆,港澳台,东南亚,日本,韩国等的大批发商 | + | |
- | |年营业额 = | + | |
- | |主要经营地点 =浙江省义乌市 | + | |
- | |主要市场 =大陆 港澳台地区 日本 | + | |
- | |经营品牌 =<p>广云敬昌</p> | + | |
- | |管理体系认证 = | + | |
- | |公司主页 =http://jingchanghao.com | + | |
- |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 | “伍家台贡茶”,是指产于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的茶叶。早在清朝,乾隆御笔《皇恩宠锡》的伍家台贡茶就久负盛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
+ |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宣恩品尝伍家台贡茶后赞叹不已。“伍家台贡茶”200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农业部颁发了《伍家台贡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伍家台贡茶”已获得国内最高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美国有机食品等认证。 | ||
- | ==分类== | + | 简介 |
- | [[Category:私营独资企业]] [[Category:生产加工]] [[Category:云南昆明]] | + | |
+ | 该茶2010年在中国茶业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与7个国家签定有机茶订单1000余吨。“伍家台贡茶”,已成为一张打开国际市场的“国家名片”。而且,《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已公示,新修的《伍家台贡茶标准》已经省质监局评审,“伍家台贡茶”系列产品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十大名茶”、恩施州知名商标等。 | ||
+ | |||
+ | 历史渊源 | ||
+ | |||
+ | 贡茶的创始人伍昌臣,去世后长眠于贡茶的发源地宣恩县伍家台忠堡屋脊。 伍昌臣生于1757年(清乾隆22年),古稀之岁卒于1827年(清道光7年)。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在伍家台忠堡屋脊苦心栽培茶叶,生产出来的“白茶”,独具许多优点;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二杯茶,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茶,汤碧泛青,芳馥横溢。头年的春茶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由于有这些优点,逐渐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索购,并且作为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悦,下旨御赐《皇恩宠赐》匾,以资嘉奖。 | ||
+ | |||
+ | 产地范围 | ||
+ | |||
+ |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宣政函〔2007〕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板场村、马鞍山村,椒园镇香树林村、红岩卡村,晓关侗族乡小溪村、覃家坪村所辖行政区域。 | ||
+ | |||
+ | 专用标志使用 | ||
+ | |||
+ |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宣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 ||
+ | |||
+ | 技术规程 | ||
+ | |||
+ | (一)品种。 | ||
+ | |||
+ | 适制地方群体良种茶树。 | ||
+ | |||
+ | (二)立地条件。 | ||
+ | |||
+ | 茶园海拔400m至900m,pH值在4.5至6.0,紫色沙地土壤。 | ||
+ | |||
+ | (三)栽培管理。 | ||
+ | |||
+ | 1、育苗:采用无性繁殖,扦插方法培育茶苗。 | ||
+ | |||
+ | 2、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栽培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按照双条错位栽植方式种植,每667m2(亩)植4000株至5000株。 | ||
+ | |||
+ | 3、修剪: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幼树3次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进行修剪。成年茶树适当采用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修剪方法培养树冠,复壮树势。覆盖度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的空隙。 | ||
+ | |||
+ | 4、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饼肥施用量200kg至400kg/667m2(亩)或者农家有机肥施用量1000kg至2000kg/ 667m2(亩)。追肥在茶叶开采前15天至30天开沟施入,纯氮肥施用量每次不超过15kg/ 667m2(亩),年总用量小于60kg/ 667m2(亩)。 | ||
+ | |||
+ | 5、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农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手段进行茶园病虫防治。 | ||
+ | |||
+ |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 ||
+ | |||
+ | (四)采摘分级。 | ||
+ | |||
+ | 1、采摘时间:采摘时间为三月中下旬至六月下旬。 | ||
+ | |||
+ | 2、采摘规格:采摘要求茶叶鲜叶老嫩一致,大小匀齐,叶色浓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和红叶。具体规格如下表: | ||
+ | |||
+ | 项目 | ||
+ | |||
+ | 贡芽 | ||
+ | |||
+ | 绿针特级 | ||
+ | |||
+ | 绿针一级 | ||
+ | |||
+ | 芽叶组成 | ||
+ | |||
+ | 单芽≥90%,一芽一叶初展≤10% | ||
+ | |||
+ | 单芽≥85%,一芽一叶初展≤15% | ||
+ | |||
+ | 一芽一叶≥85%,一芽二叶初展≤15% | ||
+ | |||
+ | 3、采摘方法:鲜叶采摘根据各类茶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适时分级采摘,要求“提手采”。 | ||
+ | |||
+ | (五)加工工艺。 | ||
+ | |||
+ | 1、 鲜叶摊放:鲜叶进厂验级后分别薄摊于干净的篾垫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根据各类茶加工原料要求而定,摊放时间为5h至8h,每2h至3h要轻轻翻叶1次,摊放程度至芽含水量达70%至75%。 | ||
+ | |||
+ | 2、杀青: | ||
+ | |||
+ | (1)手工杀青:用斜锅或电炒锅杀青,投叶时锅温掌握在160℃至170℃,每锅投叶量200 g至250g。鲜叶下锅后,抛炒炒至热气上升时采用抖闷结合的手法,多抖少闷。当叶质含水量50%至60%时起锅,及时将杀青叶抖散冷却。 | ||
+ | |||
+ | (2)机械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20℃至140℃(筒内距锅口,锅底5cm处的温度),时间35s至90s,杀青后叶含水量控制在58%至60%,投叶宜先多后少,以免开始投叶时温度过高烫焦叶芽。杀青叶出机后,摊凉至室温,簸去焦片,黄片,回潮时间30min。 | ||
+ | |||
+ | 3、揉捻: | ||
+ | |||
+ | (1)手揉:双手握叶成团,顺时针方向旋转团揉,先轻后重,揉至叶卷成条。 | ||
+ | |||
+ | (2)机械揉捻:揉捻机揉捻,加压方式为空压5 min至10min,重压10 min至15min,最后松压,中途轻重交替进行,揉念时间为15 min至35min,至芽卷紧成条,且成条率在90%以上。 | ||
+ | |||
+ | 4、初干:揉捻叶在茶叶烘干机械上进行初干,直至初干叶含水量45%至55%,摊凉回潮。 | ||
+ | |||
+ | 5、做形:可用手工或机器整形。手工整形:整形温度90℃至170℃,时间15min至30min;机械做形:温度为120℃至150℃,每槽投叶量适宜,做形时间20min左右,在做形后期将做形叶在整形台上的加工整形,或做形结束后进行手中夹条,利用理条搓条的手法进一步理直茶叶,固定形状,确保做形叶含水量约15%,做好后,迅速用方筛除去茶末。 | ||
+ | |||
+ | 6、干燥:干燥温度80℃至100℃,直至茶叶含水量6%至7%。出机后摊凉回潮至茶叶中水分分布均匀。 | ||
+ | |||
+ | 7、增香:温度100℃至110℃,时间为10min至20min,或者温度100℃至120℃,时间为5min至15min。 |
当前修订版本
“伍家台贡茶”,是指产于湖北省宣恩县伍家台的茶叶。早在清朝,乾隆御笔《皇恩宠锡》的伍家台贡茶就久负盛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984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宣恩品尝伍家台贡茶后赞叹不已。“伍家台贡茶”2008年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农业部颁发了《伍家台贡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伍家台贡茶”已获得国内最高的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和欧盟有机食品、美国有机食品等认证。
简介
该茶2010年在中国茶业国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与7个国家签定有机茶订单1000余吨。“伍家台贡茶”,已成为一张打开国际市场的“国家名片”。而且,《伍家台贡茶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国家工商总局已公示,新修的《伍家台贡茶标准》已经省质监局评审,“伍家台贡茶”系列产品成为湖北省名牌产品、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十大名茶”、恩施州知名商标等。
历史渊源
贡茶的创始人伍昌臣,去世后长眠于贡茶的发源地宣恩县伍家台忠堡屋脊。 伍昌臣生于1757年(清乾隆22年),古稀之岁卒于1827年(清道光7年)。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在伍家台忠堡屋脊苦心栽培茶叶,生产出来的“白茶”,独具许多优点;味甘、汤色清绿明亮、似熟板栗香。泡头杯茶,汤清色绿,甘醇香郁;二杯茶,深绿中透淡黄,熟栗香郁;三杯茶,汤碧泛青,芳馥横溢。头年的春茶密封在坛子里,第二年饮用,其色、香、味、形不变,保持新茶的一切特点。由于有这些优点,逐渐远近驰名,官吏豪绅争相索购,并且作为贡品献给乾隆皇帝,皇帝品后大悦,下旨御赐《皇恩宠赐》匾,以资嘉奖。
产地范围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湖北省宣恩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宣政函〔2007〕4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湖北省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板场村、马鞍山村,椒园镇香树林村、红岩卡村,晓关侗族乡小溪村、覃家坪村所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宣恩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技术规程
(一)品种。
适制地方群体良种茶树。
(二)立地条件。
茶园海拔400m至900m,pH值在4.5至6.0,紫色沙地土壤。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无性繁殖,扦插方法培育茶苗。
2、栽植:春季栽植时间为2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季栽培时间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按照双条错位栽植方式种植,每667m2(亩)植4000株至5000株。
3、修剪:根据茶树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适当的修剪方法。幼树3次定型修剪,生产树修剪则在头轮茶结束后及时进行修剪。成年茶树适当采用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修剪方法培养树冠,复壮树势。覆盖度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的空隙。
4、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肥深度20cm以上,饼肥施用量200kg至400kg/667m2(亩)或者农家有机肥施用量1000kg至2000kg/ 667m2(亩)。追肥在茶叶开采前15天至30天开沟施入,纯氮肥施用量每次不超过15kg/ 667m2(亩),年总用量小于60kg/ 667m2(亩)。
5、病虫害防治:严禁使用人工合成农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手段进行茶园病虫防治。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分级。
1、采摘时间:采摘时间为三月中下旬至六月下旬。
2、采摘规格:采摘要求茶叶鲜叶老嫩一致,大小匀齐,叶色浓绿,不得带蒂,无病叶、紫叶、鱼叶和红叶。具体规格如下表:
项目
贡芽
绿针特级
绿针一级
芽叶组成
单芽≥90%,一芽一叶初展≤10%
单芽≥85%,一芽一叶初展≤15%
一芽一叶≥85%,一芽二叶初展≤15%
3、采摘方法:鲜叶采摘根据各类茶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制宜的原则,适时分级采摘,要求“提手采”。
(五)加工工艺。
1、 鲜叶摊放:鲜叶进厂验级后分别薄摊于干净的篾垫上,摊叶厚度不超过5cm,根据各类茶加工原料要求而定,摊放时间为5h至8h,每2h至3h要轻轻翻叶1次,摊放程度至芽含水量达70%至75%。
2、杀青:
(1)手工杀青:用斜锅或电炒锅杀青,投叶时锅温掌握在160℃至170℃,每锅投叶量200 g至250g。鲜叶下锅后,抛炒炒至热气上升时采用抖闷结合的手法,多抖少闷。当叶质含水量50%至60%时起锅,及时将杀青叶抖散冷却。
(2)机械杀青:采用滚筒连续杀青机杀青,杀青温度120℃至140℃(筒内距锅口,锅底5cm处的温度),时间35s至90s,杀青后叶含水量控制在58%至60%,投叶宜先多后少,以免开始投叶时温度过高烫焦叶芽。杀青叶出机后,摊凉至室温,簸去焦片,黄片,回潮时间30min。
3、揉捻:
(1)手揉:双手握叶成团,顺时针方向旋转团揉,先轻后重,揉至叶卷成条。
(2)机械揉捻:揉捻机揉捻,加压方式为空压5 min至10min,重压10 min至15min,最后松压,中途轻重交替进行,揉念时间为15 min至35min,至芽卷紧成条,且成条率在90%以上。
4、初干:揉捻叶在茶叶烘干机械上进行初干,直至初干叶含水量45%至55%,摊凉回潮。
5、做形:可用手工或机器整形。手工整形:整形温度90℃至170℃,时间15min至30min;机械做形:温度为120℃至150℃,每槽投叶量适宜,做形时间20min左右,在做形后期将做形叶在整形台上的加工整形,或做形结束后进行手中夹条,利用理条搓条的手法进一步理直茶叶,固定形状,确保做形叶含水量约15%,做好后,迅速用方筛除去茶末。
6、干燥:干燥温度80℃至100℃,直至茶叶含水量6%至7%。出机后摊凉回潮至茶叶中水分分布均匀。
7、增香:温度100℃至110℃,时间为10min至20min,或者温度100℃至120℃,时间为5min至1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