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府银毫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17:10 2010年11月20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0:53 2017年7月14日) (编辑) (undo)
Lmjiao (Talk | 贡献)
(新页面: category:食品category:wcategory:茶叶   望府银毫以地以形得名,它是采用特定的良种望府银毫福鼎大白茶加工制作而成,经加工的茶叶...)
 
第1行: 第1行:
-<!--请按照以下格式填写,注意只在等号(=)后填写内容,并预览、保存,不要任意修改格式、删除符号-->+[[category:食品]][[category:w]][[category:茶叶]]
-{{公司介绍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介绍 =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是经国家工商部门批准注册的经营莘塍[[五香]]干的私营独资企业,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具备莘塍五香干的招商代理资格。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总部设在瑞安市阳光小区24幢10号。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优质的产品质量,广阔的市场前景,丰厚的代理待遇,强大的代理优势,让您创业投资不再难。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热诚欢迎各位有志之士前来实地参观和考察。+
-|主营产品或服务= 莘塍五香干;+
-|主营行业 = 豆制品 其他休闲食品+
-|企业类型 =有限责任公司+
-|经营模式 =经销批发+
-|注册资本 = 人民币 151 万+
-|公司注册地 = 中国 浙江 温州+
-|员工人数 = 51 - 100 人+
-|公司成立时间 = 1995 年+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 薛迪清+
-|主要客户 = 超市,批发商+
-|年营业额 =人民币 700 万元/年 - 1000 万元/年+
-|主要经营地点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阳光小区24幢10号+
-|主要市场 =大陆+
-|经营品牌 =<p>莘塍</p>+
-|管理体系认证 =ISO 9000+
-|公司主页 =http://yansongfood.com+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望府银毫以地以形得名,它是采用特定的良种望府银毫福鼎大白茶加工制作而成,经加工的茶叶银毫镶翠,满披茸毛,因种植于望府楼,故名“望府银毫”。
-{{公司联系方式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电话 = 0086 0577 66862728+  简介编
-|移动电话 = 13705780056+ 
-|传真 = 0086 0577 66862728+  望府银毫是新创制的良种名茶,产于宁波市宁海县望府楼茶场。
-|地址 = 中国 浙江 瑞安市 阳光小区24幢10号+ 
-|邮编 =325200+  望府银毫自试制以来,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评定为全国名茶后,更是声誉日隆。它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供不应求外,还饮誉海外,被众多海外朋友买去作为高档礼品馈赠亲友。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 
-{{公司工商注册信息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下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生长环境
-|公司名称 = 瑞安市岩松食品有限公司+ 
-|注册号 =330381000013708+  茶园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属中纬度亚热带达渡地带,因其濒临三门湾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年降水量1650毫米,有机质含量达14%,土质肥沃,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属香灰土,草木葳蕤,是极适种茶之处。
-|注册地址 =中国浙江温州瑞安市上望街道薛后工业区+ 
-|法定代表人 =薛迪清+  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属香灰土,具有特别优越的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注册资本 =人民币151万元+ 
-|企业类型 = 有限责任公司+  品质特征
-|成立日期 = 1995年12月05日+ 
-|营业期限 = 1995-12-05 至 2015-12-04+  望府银毫外形条索肥壮,紧直,披毫, 香高鲜纯, 望府银毫
-|经营范围 =非发酵性豆制品(含定型包装)、肉干、再制蛋生产、加工;熟制水产制品;果蔬植物分装+ 
-|登记机关 = 瑞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肥嫩,绿亮;饮后鲜甜爽口,生津止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年检时间 = 2009年(最近)+ 
-}} <!--请不要修改或者删除本行,只在上面等号(=)后填写相关信息-->+  荣誉
-==分类==+ 
-[[Category:有限责任公司]] [[Category:经销批发]] [[Category:中国]] [[Category:浙江]] [[Category:温州]]+  望府银毫1987年开始试制,1988年参加省名茶评比,获省一尖名茶奖,1989年获市一类名茶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名茶评比,被评为部级名茶而荣获金杯奖;继而又获1993年在泰国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银奖,1994年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二等奖,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 
 +  制作工序
 + 
 +  每当春分前后,受云雾之滋润,集山水之精华的望府银毫便在雨情雾意中初展,其开采期比本县群体品种提早半个月左右。其初展时的特点为一芽一叶,芽峰长于叶子,达到1.5厘米。采摘选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早晨,随采随放,以保持茶业的完整新鲜,对紫色芽、虫食芽及其他劣质芽一律不加采用。经权威机构测定,每500克干茶有茶芽2万个左右。采下来的鲜叶,带回室内,在竹匾上摊青,摊放时间与摊放厚度都有严格标准,中间须翻动一次,翻动时手势悠缓轻柔,以免伤及芽叶,待手感柔绵时方可炒制。
 + 
 +  望府银毫系全烘型绿茶,其整个炒制过程至关重要。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杀青、摊凉、揉搓做形、烘干四道工序。杀青时严格控制锅温和投叶量,不能过高或过低,也不能过多或过少。抛抖以单手为主,做到抛得开,抖得散;后期用抓、扣、压、理等手法,使茶叶挺直,直中带扁,以无焦边、无红梗叶、无青色、无闷气、茶香透露为适度。摊凉时要求摊得匀、薄,使之尽快散发热气、冷却,以保持绿色,不致产生闷烘气。揉搓做形的功夫全在手工上,工人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从揉搓的方向、手势,到敲、搭的标准、时间,一环扣一环,环环都有讲究。烘干是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整个制茶过程的成败,在对火温、时间、翻动次数的规定简直到了繁琐的地步,但也正因为如此,制出来的茶叶才能达到完美。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望府银毫就是经过这样千头万绪、千关万节的慢工之后,才诞生出来,它凝结着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古今茶人多少的智慧和毅力。
 + 
 +  采摘方法
 + 
 +  机采法
 + 
 +  (1)采茶机类型与采摘效果中国研制并已提供生产上试用、试验的机型有十余种。采茶机的工作原理均属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复切割式、螺旋滚刀式、水平旋转钩刀式三种。动力来源分机动、电动、手动三种。
 + 
 +  采茶机的工效与茶芽生长情况、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及采茶机采摘幅宽度关系较大。机采的生产效率一般要比手采高6-15倍。如江苏芙蓉茶场机动螺旋滚动式采茶机(采摘幅宽270毫米,每台两人轮换工作),台时产量为80-100斤鲜叶,较手采提高15倍。湖北省74-I型手摇软轴传动采茶机(采摘幅27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产量为73斤鲜叶,较采提高6-8倍。上海农机所和我所试制的JW机动往复切割有茶机(幅宽30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间量为80-90斤鲜叶,比手采提高10倍左右。
 + 
 +  采茶机的采摘质量,以往复切割式为好,完整芽叶可达60-70%,加上破碎但能制茶的部分鲜叶,可制率达85-90%。水平旋转钩刀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为40-55%,可制率在75%以上。螺旋滚切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只有30-40%,可制率在50%以上。
 + 
 +  (2)机采望府银毫树冠的培养现有研制的采茶机,没有选择性,只能采摘树冠而上的芽叶。如果望府银毫树冠不平整,发芽不整齐,生长势不旺盛,往往影响机采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机采望府银毫树冠进行必要的培养,以适应机械采摘。
 + 
 +  准备实寿机采的望府银毫,一般应视望府银毫的生长势和树冠平整度等具体情况,进行深修剪或轻修剪,剪即可机采,约经二、二年机采后,机采树冠便可形成。根据研究资料和国外的经验,机采望府银毫树冠的度,以60-90厘米为宜,过高过低都不便机械操作。如树高超过一米,则应进行深修剪。
 + 
 +  采用何种树冠形状,最适于机械采摘?这是需要从茶叶单产、劳动强度、采茶工效等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树冠形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各地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有的以弧形产量为高,有的则以水平形产量为高,但一般差异不大显著。从劳动强度、采摘工效考虑,弧形树冠便于机采。因此,一般认为灌木型望府银毫,宜采用弧形树冠;小乔木型望府银毫,则可用用水平形树冠。
 + 
 +  (3)机械采茶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采茶机在中国使用时间很短,目前,使用面积还不大,处于试验和试用阶段。因此,尚缺乏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在试验和试用过程中,也初步发现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经验。
 + 
 +  经验
 + 
 +  ①鲜叶质量问题日前一般采茶机地芽叶的选择性还不理想,在同一时间与手采相比,机采鲜叶的质量一般低于手采的,主要是存在着芽叶破碎、混杂和老梗老叶三大缺点,因此,机采的鲜叶,一般只能做中档以内的茶叶,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各地的经验,如能瑞在制茶工艺上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还可适当提高机采茶的品质。例如贵州羊艾茶场用机采鲜叶制分级红茶,改摊青为不摊青,立即进行萎凋,可防止破碎芽叶的红变。江苏芙蓉茶场采取适当降低加温萎凋的程度,延长萎凋时间,亦能基本保证分级红茶的品质。贵州、安徽等地有关茶场用机采鲜叶作炒青或分级红茶,先经人工选或分筛,剔除老梗老叶等非制茶部分,能基本保证分级红茶的品质,炒青品质则略有下降。如能从栽培技术上着手来解决机采鲜叶的质量问题。这是既有效又省力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育并建立优良(如发芽势强,节间长,持嫩性强)的无性系望府银毫将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当前来看,一是通过修剪技术,培养好适于机采的树冠;二是要研究提高机采的技术。如日本采用两度采摘法和两段采摘法来提高机采茶叶的品质。两度采摘法即在对夹叶比例达到30-40%时,提前进行第一次采摘,再过十多天进行第二次采摘,采下剩余的芽叶。这样第一次能采到优质的芽叶。第二次质量较差,多数用来制粗茶。而两段采摘法,则是在对夹叶比例达60-70%时,在新梢中部进行第一次采摘,采得较多、较嫩的芽叶,同时再第二次采下剩余的较粗老的茎叶。上述方法,中国各地也有类似的经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和试用的。
 + 
 +  另外,如因茶园面积较大,劳力紧张,芽叶不能及时用手采采下的,则从整个生产来看,采用机采,品质交不致因此而降低,甚至还可能有所提高。
 + 
 +  ②鲜叶质量问题综合各地的研究资料,机采对鲜叶产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是机采初期影响大,机采一、二年后影响少,甚至没有影响。望府银毫款形成采摘面的茶园影响在,已形成采摘面的影响小。春茶影响大,夏、秋茶反有增产效果。机采对鲜叶产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漏采造成的。解决的途径,除了通过修剪技术,培养好树冠外,在机采初期,采用机采和手采结合采摘,交果很好。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等研究资料,先用机采,再进行人工辅采,或茶叶高峰期采用机采,其余采用手采,都比全机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 
 +  ③望府银毫长势问题机采望府银毫经连续几年机采之后,生长势有削弱趋势。一般是芽密度趋于密集,新梢展叶数逐渐减少,对夹二、三叶增多,百芽重减轻,机采条件逐渐恶化。这种机采茶园望府银毫生育的一般规律,手采望府银毫也同样存在,但树势削弱的速度机采园比手采园更快一些,这一问题,主要有赖于修剪技术和肥、水管理来解决。据研究,进行深修剪以及增施氮肥、旱季灌溉等措施,对复壮树势、提高产量都有显著效果。
 + 
 +  发展
 + 
 +  茶场简介
 + 
 +  望府银毫是宁海望府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是宁波市最早进行大规模栽培、制作有机茶的企业。望府银毫对质量管理十分严格,茶场从不施化肥、农药,对病虫草害则采取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
 + 
 +  获得荣誉
 + 
 +  1989年“望府银毫”产品被批准为年度优质农产品、全国名茶。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金茶1997年被第三届中国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0年望府牌茶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2年获国际名茶金茶。1998年起茶场、茶厂、公司获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证书,1999年起至今获得了国际IMO(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证书,望府茶真正成为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的有机食品。由于望府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喜爱,因此,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旅游商品定点企业。
 + 
 +  1989年7月,是一个丰收的月份。该月,在西安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中,专家们对望府银毫产品质量
 + 
 +  综合评价
 + 
 +  外形:肥壮、紧直、披毫,色绿翠光润;
 + 
 +  香气:香高鲜纯;
 + 
 +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
 + 
 +  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 
 +  叶底:芽肥嫩,绿明亮。
 + 
 +  在1990年望府银毫研制鉴定会上,经中国名茶专家对比测试,望府银毫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等优良物质的含量分别为43.7%、26.6%、4.41%、3.32%,内含物均属较高一类。鲁迅先生曾说:“会喝茶,喝好茶,实乃人生一大清福”。作为一个现代人,若会喝茶却没有喝过望府银毫,那是少了一份清福,多了一份遗憾。
 + 
 +  望府银毫自试制以来,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评定为中国名茶后,更是声誉日隆。它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供不应求外,还饮誉海外,被众多海外朋友买去作为高档礼品馈赠亲友。王家福先生告诉我,在1992年,有一位姓甘的泰国华侨来宁海探亲期间饮品了望府银毫后,爱不释口,去国外前竟一口气买下了足足5公斤。目前,望府银毫系列产品已远销江苏、山东、湖南、上海、台湾等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当前修订版本


  望府银毫以地以形得名,它是采用特定的良种望府银毫福鼎大白茶加工制作而成,经加工的茶叶银毫镶翠,满披茸毛,因种植于望府楼,故名“望府银毫”。

  简介编

  望府银毫是新创制的良种名茶,产于宁波市宁海县望府楼茶场。

  望府银毫自试制以来,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评定为全国名茶后,更是声誉日隆。它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供不应求外,还饮誉海外,被众多海外朋友买去作为高档礼品馈赠亲友。

  生长环境

  茶园在海拔900多米的高山上,属中纬度亚热带达渡地带,因其濒临三门湾畔,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13.2摄氏度,年降水量1650毫米,有机质含量达14%,土质肥沃,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属香灰土,草木葳蕤,是极适种茶之处。

  四季云雾缭绕,空气湿润,土壤肥沃属香灰土,具有特别优越的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品质特征

  望府银毫外形条索肥壮,紧直,披毫, 香高鲜纯, 望府银毫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芽叶肥嫩,绿亮;饮后鲜甜爽口,生津止渴,沁人心脾回味无穷。

  荣誉

  望府银毫1987年开始试制,1988年参加省名茶评比,获省一尖名茶奖,1989年获市一类名茶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名茶评比,被评为部级名茶而荣获金杯奖;继而又获1993年在泰国举办的中国优质农产品展览会银奖,1994年全国中茶杯名优茶评比二等奖,1995年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

  制作工序

  每当春分前后,受云雾之滋润,集山水之精华的望府银毫便在雨情雾意中初展,其开采期比本县群体品种提早半个月左右。其初展时的特点为一芽一叶,芽峰长于叶子,达到1.5厘米。采摘选晴天或露水干后的早晨,随采随放,以保持茶业的完整新鲜,对紫色芽、虫食芽及其他劣质芽一律不加采用。经权威机构测定,每500克干茶有茶芽2万个左右。采下来的鲜叶,带回室内,在竹匾上摊青,摊放时间与摊放厚度都有严格标准,中间须翻动一次,翻动时手势悠缓轻柔,以免伤及芽叶,待手感柔绵时方可炒制。

  望府银毫系全烘型绿茶,其整个炒制过程至关重要。整个制作过程分为杀青、摊凉、揉搓做形、烘干四道工序。杀青时严格控制锅温和投叶量,不能过高或过低,也不能过多或过少。抛抖以单手为主,做到抛得开,抖得散;后期用抓、扣、压、理等手法,使茶叶挺直,直中带扁,以无焦边、无红梗叶、无青色、无闷气、茶香透露为适度。摊凉时要求摊得匀、薄,使之尽快散发热气、冷却,以保持绿色,不致产生闷烘气。揉搓做形的功夫全在手工上,工人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从揉搓的方向、手势,到敲、搭的标准、时间,一环扣一环,环环都有讲究。烘干是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关系到整个制茶过程的成败,在对火温、时间、翻动次数的规定简直到了繁琐的地步,但也正因为如此,制出来的茶叶才能达到完美。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望府银毫就是经过这样千头万绪、千关万节的慢工之后,才诞生出来,它凝结着多少人的心血与汗水,体现了古今茶人多少的智慧和毅力。

  采摘方法

  机采法

  (1)采茶机类型与采摘效果中国研制并已提供生产上试用、试验的机型有十余种。采茶机的工作原理均属切割式。基本型式有往复切割式、螺旋滚刀式、水平旋转钩刀式三种。动力来源分机动、电动、手动三种。

  采茶机的工效与茶芽生长情况、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及采茶机采摘幅宽度关系较大。机采的生产效率一般要比手采高6-15倍。如江苏芙蓉茶场机动螺旋滚动式采茶机(采摘幅宽270毫米,每台两人轮换工作),台时产量为80-100斤鲜叶,较手采提高15倍。湖北省74-I型手摇软轴传动采茶机(采摘幅27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产量为73斤鲜叶,较采提高6-8倍。上海农机所和我所试制的JW机动往复切割有茶机(幅宽300毫米,两人操作),台时间量为80-90斤鲜叶,比手采提高10倍左右。

  采茶机的采摘质量,以往复切割式为好,完整芽叶可达60-70%,加上破碎但能制茶的部分鲜叶,可制率达85-90%。水平旋转钩刀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为40-55%,可制率在75%以上。螺旋滚切式采茶机的完整芽叶只有30-40%,可制率在50%以上。

  (2)机采望府银毫树冠的培养现有研制的采茶机,没有选择性,只能采摘树冠而上的芽叶。如果望府银毫树冠不平整,发芽不整齐,生长势不旺盛,往往影响机采的效果,而且也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必须对机采望府银毫树冠进行必要的培养,以适应机械采摘。

  准备实寿机采的望府银毫,一般应视望府银毫的生长势和树冠平整度等具体情况,进行深修剪或轻修剪,剪即可机采,约经二、二年机采后,机采树冠便可形成。根据研究资料和国外的经验,机采望府银毫树冠的度,以60-90厘米为宜,过高过低都不便机械操作。如树高超过一米,则应进行深修剪。

  采用何种树冠形状,最适于机械采摘?这是需要从茶叶单产、劳动强度、采茶工效等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树冠形状对茶叶产量的影响,各地的研究结果,不甚一致,有的以弧形产量为高,有的则以水平形产量为高,但一般差异不大显著。从劳动强度、采摘工效考虑,弧形树冠便于机采。因此,一般认为灌木型望府银毫,宜采用弧形树冠;小乔木型望府银毫,则可用用水平形树冠。

  (3)机械采茶的几个问题及其解决的途径采茶机在中国使用时间很短,目前,使用面积还不大,处于试验和试用阶段。因此,尚缺乏完整和系统的资料。但在试验和试用过程中,也初步发现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些经验。

  经验

  ①鲜叶质量问题日前一般采茶机地芽叶的选择性还不理想,在同一时间与手采相比,机采鲜叶的质量一般低于手采的,主要是存在着芽叶破碎、混杂和老梗老叶三大缺点,因此,机采的鲜叶,一般只能做中档以内的茶叶,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各地的经验,如能瑞在制茶工艺上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还可适当提高机采茶的品质。例如贵州羊艾茶场用机采鲜叶制分级红茶,改摊青为不摊青,立即进行萎凋,可防止破碎芽叶的红变。江苏芙蓉茶场采取适当降低加温萎凋的程度,延长萎凋时间,亦能基本保证分级红茶的品质。贵州、安徽等地有关茶场用机采鲜叶作炒青或分级红茶,先经人工选或分筛,剔除老梗老叶等非制茶部分,能基本保证分级红茶的品质,炒青品质则略有下降。如能从栽培技术上着手来解决机采鲜叶的质量问题。这是既有效又省力的。从长远的角度来看,选育并建立优良(如发芽势强,节间长,持嫩性强)的无性系望府银毫将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当前来看,一是通过修剪技术,培养好适于机采的树冠;二是要研究提高机采的技术。如日本采用两度采摘法和两段采摘法来提高机采茶叶的品质。两度采摘法即在对夹叶比例达到30-40%时,提前进行第一次采摘,再过十多天进行第二次采摘,采下剩余的芽叶。这样第一次能采到优质的芽叶。第二次质量较差,多数用来制粗茶。而两段采摘法,则是在对夹叶比例达60-70%时,在新梢中部进行第一次采摘,采得较多、较嫩的芽叶,同时再第二次采下剩余的较粗老的茎叶。上述方法,中国各地也有类似的经验,是值得进一步研究提高和试用的。

  另外,如因茶园面积较大,劳力紧张,芽叶不能及时用手采采下的,则从整个生产来看,采用机采,品质交不致因此而降低,甚至还可能有所提高。

  ②鲜叶质量问题综合各地的研究资料,机采对鲜叶产量有一定影响,一般是机采初期影响大,机采一、二年后影响少,甚至没有影响。望府银毫款形成采摘面的茶园影响在,已形成采摘面的影响小。春茶影响大,夏、秋茶反有增产效果。机采对鲜叶产量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漏采造成的。解决的途径,除了通过修剪技术,培养好树冠外,在机采初期,采用机采和手采结合采摘,交果很好。据安徽省祁门茶叶研究所等研究资料,先用机采,再进行人工辅采,或茶叶高峰期采用机采,其余采用手采,都比全机采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③望府银毫长势问题机采望府银毫经连续几年机采之后,生长势有削弱趋势。一般是芽密度趋于密集,新梢展叶数逐渐减少,对夹二、三叶增多,百芽重减轻,机采条件逐渐恶化。这种机采茶园望府银毫生育的一般规律,手采望府银毫也同样存在,但树势削弱的速度机采园比手采园更快一些,这一问题,主要有赖于修剪技术和肥、水管理来解决。据研究,进行深修剪以及增施氮肥、旱季灌溉等措施,对复壮树势、提高产量都有显著效果。

  发展

  茶场简介

  望府银毫是宁海望府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该公司是宁波市最早进行大规模栽培、制作有机茶的企业。望府银毫对质量管理十分严格,茶场从不施化肥、农药,对病虫草害则采取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

  获得荣誉

  1989年“望府银毫”产品被批准为年度优质农产品、全国名茶。1995年获第二届中国农博会金茶1997年被第三届中国农博会认定为名牌产品,1999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0年望府牌茶叶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2002年获国际名茶金茶。1998年起茶场、茶厂、公司获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颁发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证书,1999年起至今获得了国际IMO(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有机茶生产、加工、销售证书,望府茶真正成为无污染、无公害、高品位的有机食品。由于望府茶品质优异,深受消费喜爱,因此,公司被认定为浙江省旅游商品定点企业。

  1989年7月,是一个丰收的月份。该月,在西安举办的全国名茶评比中,专家们对望府银毫产品质量

  综合评价

  外形:肥壮、紧直、披毫,色绿翠光润;

  香气:香高鲜纯;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

  汤色:嫩绿、清澈、明亮;

  叶底:芽肥嫩,绿明亮。

  在1990年望府银毫研制鉴定会上,经中国名茶专家对比测试,望府银毫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咖啡碱、氨基酸等优良物质的含量分别为43.7%、26.6%、4.41%、3.32%,内含物均属较高一类。鲁迅先生曾说:“会喝茶,喝好茶,实乃人生一大清福”。作为一个现代人,若会喝茶却没有喝过望府银毫,那是少了一份清福,多了一份遗憾。

  望府银毫自试制以来,受到消费者一致好评;评定为中国名茶后,更是声誉日隆。它不仅在国内市场走俏,供不应求外,还饮誉海外,被众多海外朋友买去作为高档礼品馈赠亲友。王家福先生告诉我,在1992年,有一位姓甘的泰国华侨来宁海探亲期间饮品了望府银毫后,爱不释口,去国外前竟一口气买下了足足5公斤。目前,望府银毫系列产品已远销江苏、山东、湖南、上海、台湾等省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及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