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疮病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12 2008年9月1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Foodbk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8:14 2013年5月8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5行: | 第5行: | ||
- | 流行情况 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 + | 流行情况 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
当前修订版本
病原 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直径为0.07~0.1微米,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病症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流行情况 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