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花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菌盖不规则球形,红褐色,后变成咖啡褐色,扭曲呈人大脑沟回的形状。宽高各为2~10厘米,菌肉薄,蜡质,很脆。菌柄短,灰白色。主要生长在春秋季。
此菌中毒多因将它误认为羊肚菌而引起。引起红细胞溶解。进食6~12小时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很快出现溶血表现,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肝脾肿大等。病死率高。
学名 Gyromitra esculenta (Pers.) Fr.
别名 河豚菌(黑龙江)、鹿花蕈
分类地位 盘菌目、马鞍菌科、鹿花菌属
形态特征 子囊果中等大。菌盖皱曲呈大脑状,褐色、咖啡色或褐黑色,表面粗糙。高达 8~10cm,菌盖直径4~8cm,边沿有部分与菌柄连接。菌柄往往短粗,污白色,内部空心,表面粗糙而凸凹不平,有时下部埋在土或其它基物里,长达4~5cm,粗达0.8~2.5cm。子囊中孢子单行排列。孢子椭园,含两个小油滴,18~22μm×8~10μm。侧丝分叉细长,有隔,顶部膨大有色,粗5~8μm。
生态习性 春至夏初多在林中沙地上单个或成群生长。
分布地区 黑龙江、云南、四川、西藏等。
经济价值 一般食后大约6~12小时发病。首先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主要表现为溶血症状 。过去多认为毒性物质是马鞍酸(helvellic acid),现代研究认为马鞍酸无毒,起强烈溶血作用的是鹿花菌素 (gyromitra toxins),属甲基联氨(MMH)化合物,使红血球大量破坏,引起急性贫血、黄胆、血红蛋白尿及肝脏、脾脏肿大和周围血网细胞增多等,死亡率2~4%。中毒往往因人而异。据说孢子含毒多,经水浸泡、煮沸后多次冲洗可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