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蝙蝠既不是鸟类也不是昆虫,而是一种能飞行的哺乳动物。
分布地:蝙蝠属于翼手目蝙蝠科。除南北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大多生 活在热带地区。除南北极外,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大多生 活在热带地区。
种类:蝙蝠的种类繁多,全世界共有800种,而台湾则占了20种。蝙蝠的种类数目在哺乳动物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啮齿类动物。
外型特征:各种蝙蝠的体型差异很大,从翼距只有14公分的猪鼻小蝙蝠,到身体如小狗般大翼距宽达2公尺的狐蝠都有。蝙蝠最大的特征是具有飞翼。除前肢第一指外,前肢、后肢、尾巴与身体间都被一片二层薄的皮膜连起来。此飞翼是由薄膜般的肌肉及弹性组织,再加上覆盖在外表的皮肤所构成。飞翼上有许多的小血管密布,由于 飞行时要用大量的能量,体温会急速上升,飞翼上的小血管与空气接触面很广则具有散热作用。因此,蝙蝠 飞行时能保有一定的体温。
飞翼骨架则由手臂骨和手指中的第二到第五的骨头支撑。有些种类的蝙蝠则利用它来打斗及抓握食物。蝙蝠膝的关节不像人类那样向着前方,而是向着后上方,因此无法站立。 飞行时,脚和尾巴可自由活动以使身体平衡。蝙蝠飞行用的肌肉相当于人类挥动手臂所用的肌肉,只不过按身体比例大小来说,蝙蝠的肌肉要比人的强健有力多了。有些蝙蝠的飞行速度甚至可达每小时50公里以上。
蝙蝠前后脚各有五只指头,爪为钩爪。
乳头平常于胸前只有一对。无盲肠,即使有也极小。
习性:蝙蝠白天大多用后肢倒挂在树上或洞穴石壁上睡觉,到晚上才活动四处觅食。
倒吊金钟:为什幺蝙蝠睡觉时都将身体倒挂着?由于蝙蝠是唯一真正能飞行的哺乳类 ,具有又宽又大的翼膜。由于蝙蝠是唯一真正能飞行的哺乳类 ,具有又宽又大的翼膜。 它的后脚又短又小且被翼膜连住,当它落在地面上时只能伏在地面,身子和翼膜都贴着地面,不能站 立或行走也不能展开翼膜飞起来,只能慢慢爬行很不灵活。如果爬到高 处倒挂起来,遇有危急便可随时伸展翼膜起飞。(注:有些种类可以直 接在地面起飞,有些则否)
回声定位:他们在黑暗中飞行大多靠声纳系统-利用喉咙发出一种人耳听不到 的超音波(约200高频),通过口和鼻向外发射。当碰到东西后产生回音,便能由回音判断物体的距离和大小(蝙蝠能在一秒中内捕捉和分辨250组的回音。注:音波往返一次算一组)。(狐蝠靠视觉与嗅觉来捕捉猎物)。 另外,蝙蝠回声定位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即使人为的干扰蝙蝠,那怕干 扰噪音比它发出的超音波强100倍,它仍能有效的工作。
食性:大多数的蝙蝠以花粉、水果、昆虫、小动物为食。不过,吸血蝙蝠喜欢吸食血液,会伤害人畜,有的可能带有狂犬病原。(注:以蚊、蚋、 蝇为食的家蝠是日本脑炎的媒介)
社会性行为:蝙蝠是一种很合群的动物,经常数以千计的群居在洞穴或其它合适 的地点。有些种类还会在夜间以合作的方式搜寻食物。到了繁殖期,雌 雄蝙蝠会互相呼叫,而蝙蝠幼儿则在窝中挤成一堆,以尖声怪叫迎接觅 食归来的母亲。
各种蝙蝠
1.果蝠:
倾向运用好眼力与灵敏的鼻子而非回声定位来探测四周动静。果蝠通常在黄昏时出来觅食,有时会造成农业区的重大损失。 然而他们也是当地生态不可或缺的一环。因为在觅食过程中,他们担当了为花朵传粉的工作而且植物的种子也能随他们的粪便散布到各地去。 有些种类会把并不是所有的果蝠在吃水果时均会把整个果实吃光,水果放在嘴里左右转动,边咬边吸,吞下果汁而把咬过的果渣吐到地上。狐蝠即属果蝠的一种。
2.家蝠:
家蝠的巢:
木造的房屋里,天花板、木板的墙都有许多空隙,家蝠就在其间筑巢。近年来,由于水泥和模石子的房屋渐多,所以也有各种排气孔 供家蝠筑巢。 一处巢穴常栖息数只至上百只的家蝠聚集在一起,不过除了繁殖和交尾期(6~11月)以外,群体中绝大部份为雌性,雄性非常少,到了冬天会由天花板迁到土墙或河岸的土穴中冬眠。
家蝠的活动:
到了春天,家蝠由冬眠中醒来开始活动。在天黑之前鸟类要回巢时,白天沉睡的蝙蝠刚好要开始活动。在夜晚的天空捕食飞行的昆虫,然后回巢。 回巢后又再外出觅食,如此一个晚上来回数次,直至黎明才回来睡觉。为了适应夜间捕虫的需求,它的听觉格外发达,耳朵构造十分复杂,耳珠及迎珠都很大,易于接收音波的回音。
冬眠:
从秋天开始,蝙蝠就在下腹部聚积了一层脂肪,因此冬眠前体 重变为夏天时的1.5倍以上。 冬眠时体温降至与周围环境相近,呼吸变缓,心跳也变慢。
繁殖:交尾多在十月底之后才热烈起来,怀孕期超过70~80天。 到了次年六月时会一起生产,每次产1~4>子,平均产2子。和其它蝙蝠一 样,出生的蝙蝠眼睛不睁开也未长毛,雌蝙蝠会紧紧将幼蝙蝠抱住。由于出生时,拇指和后脚已经很发达了,也会用爪抓紧母亲的毛,因 此不易发生掉落的情形。 幼仔出生一个月已略能飞行。到了十月,这 些幼小的蝙蝠均已长成。长大的蝙蝠有的留在原来的巢中,有的飞去另行觅巢。
3.棕蝠:棕蝠是我国与日本所产的食虫类蝙蝠中最大型的种类,体重约45 克,身长约10公分。
棕蝠的巢:棕蝠与一些栖息在数洞中的鸟类一样,以树洞为家。由于高大 的树才有树洞,所以棕蝠多生活在大的森林中。由于目前大森林愈 来愈少,所以棕蝠也不多见了。 棕蝠不筑巢,栖息于树洞入口的上 方,并由数只共同栖息在一起。棕蝠所栖息的树洞,其入口处离地 约有90公分至9公尺高,这种高度与其飞行方式有关。棕蝠因身体的重量比例甚大,因此当它飞出树洞时会略为下降,然后再往上升,而一旦飞升上去便能自由自在的飞行了。
平常棕蝠是不会带着幼仔飞行的,如果棕蝠带着幼仔飞行那一 定是发生了重大事件。
棕蝠的活动:与家蝠的活动时间一样。 棕蝠在白天也能飞行,但除非是它栖 息的树洞被人类或其它动物所骚扰而飞出逃走,否则白天是不飞行 的。
春天时,雌、雄棕蝠都聚集在一起。 直到五月末,雌雄才开始 分开栖息于不同的群体中。六月中旬时,棕蝠的群体变成了全是雄性或雌性。雄的群体由数只至数十只所组成,栖息在较小的树洞中, 或小鸟弃置的巢箱中。这种全是雄棕蝠的群体可一直维持至秋天。至于全由雌棕蝠所组成的群体,数量则约为五十只,栖息在较高的树洞中。
冬眠:
于每年十月中旬便开始冬眠,到次年四月才苏醒。
繁殖:
从6月末到7月上旬,全为雌性的群体开始产子。通常每次产二子,有时只产一子。幼子在全是雌的群体中成长,约于出生后 40~45天左右便已长到与双亲体型相同并且能够飞行。但何时离巢 独立生活则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