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罂粟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Papaver nudicarule
别名:野大烟、山米壳、山大烟、扎门。野罂粟又名为天山红花,每年5月10号左右开花,多生长在天山草甸之中,花期为一星期左右,而且在日出时花呈闭合状,多在早晨和傍晚开放。
形态特征: 罂粟科罂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50厘米。具白色乳汁,全株有硬伏毛。叶基生,有长柄,叶片卵形或窄卵形,连柄长7-20厘米,夏季开花,花瓣4片,橘黄色,倒卵形,长2-2.5厘米,花单。顶生,稍下垂。蒴果卵圆形,长约1.5厘米,顶孔裂。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缘、草甸、草甸草原和沟谷地带。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新疆、西藏等地。蒙古、西伯利亚也有。
【蒙药名】 哲日勒格一阿木一其其格(《蒙药正典》)
【学名】Papaver nudicaule L.subsp.rubro-aurantiacum(DC.)Fedde[罂粟科]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茎叶含白色乳汁。主根木质化,黑褐色。叶全部基生,近二回羽状深裂,叶片轮廓狭卵形或卵形,长(1)3~5(7)厘米,宽(5)15~30(40)毫米,一回深裂片卵形或披针形,最终小裂片狭矩圆形、披针形或狭三角形,两面被刚毛;叶柄长(1)3~6(10)厘米,两侧具狭翅,被刚毛。花葶l至多条,高10~45厘米,圆柱形,被刚毛;花橘黄色,单生,直径2.5~6厘米;萼片2,早落;花瓣外2片较大,内2片较小,倒卵形,长1.5~3厘米,宽5~10毫米。蒴果倒卵形,被刚毛,孔裂。种子多数,细小,黑色。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境】 山地林缘、沙地灌丛、沟谷草甸。
【分布】 兴安北部、岭西、岭东、兴安南部、燕山北部、呼一锡高原、阴山。我国东北;蒙古、俄罗斯。
【产地产量】 产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产量较多。
【入药部分】 果实及全草入中药。花入蒙药。
【采集加工】 中药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备用;夏、秋季采收带花全草,除去杂质,晒干备用。蒙药夏季花盛开时采摘花,除去杂质,阴干备用。
【化学成分】 含姆拉明碱。叶含氰甙类:Dhurrin和水麦冬甙,后者在花期是主要的氰甙成分。花含含氮的色素为野罂粟素。本品还含花色素类成分:蹄纹在天竺素一3一丙二酸单酰槐糖甙。
【药理作用】 野罂粟有明显的镇咳作用。有延缓豚鼠对组织胺的致喘反应,使各级反应的潜伏期增长。对已致敏的支气管痉挛亦有松弛扩张作用。野罂粟还有镇静和镇痛作用。野罂粟水煎剂对家兔的肠管蠕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罂粟全草水煎剂对小白鼠腹腔给药的LD50为:15.85±0.08克/千克体重。
【性味功能】 中药味酸、涩、微苦,性微寒。有毒。镇痛,敛肺止咳,止泻固涩。蒙药味甘、苦,性凉。镇痛,凉血。
【主治】 中药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胃痛,痛经,久咳,喘息,慢性肠炎,泻痢,便血,遗精,白带。蒙药治胸刺痛,血热,搏热。
【用量用法】 中药3~6克,水煎服。蒙药多配方用。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勿过量及久服。
【各家论述】 1.《吉林中草药》:涩肠止痛,解毒。治肠炎,痢疾。 2.《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镇痛,止咳,定喘,止泻。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泻痢,便血,遗精,月经痛、白带,脱肛,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