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刀鱼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黄河刀鱼的故乡在黄河口一带,因其形似利刀而得名。其实,刀鱼的学名叫刀鲚鱼。黄河入海口有句渔谚:麦稍黄,刀鱼长。黄河刀鱼属于鳀科,又叫"茅刀鱼",小的六、七寸,大的一尺多长,身薄色亮,细鳞小肚,吻短圆突,像一口尖刀。它们有时游到海里,有时又游到河里。其脂肪丰厚,且肉质细嫩,烹调无需多少佐料,肉味香美。民间习惯以单饼卷食。
简介
基本介绍
黄河刀鱼,形似单面尖刀,背厚腹薄,每年农历三月中旬,成群结队的刀鱼,陆续由黄河入海口处游进黄河,逆流而上,经东营市境内游到东平湖去产卵、孵化。等卵孵化为幼鱼后,又顺着黄河来到入海口,在渤海生长和越冬。刀鱼经过这种回游往返,两三年才能长成成鱼。这种鱼性情激昂,游如飞梭,离水即死,可谓“贵而难得”。
由于刀鱼在回游途中摄食较少,体力消耗却很大,所以只有在黄河下游补充食物后才最肥。这就是东营的黄河刀鱼为什么名扬天下的原因吧。刀鱼越往上游,不但逐渐消瘦,而且鱼刺也越变越硬,直至又回到东平湖,便产卵繁殖,如此循环。
药用价值
黄河刀鱼性甘平,有健脾、益胃、益气养血之功效,是幼儿、老年人和肾病患者的有益补品。常见的吃法是将整鱼洗净,除去内脏,粘一些鸡蛋糊或面糊,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做成“干炸刀鱼”。
黄河刀鱼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资源较多,河口地区年产量在百万斤以上。70年代以后,特别是进入90年代,由于干旱和上中游用水失控,黄河尾闾经常断流,产量逐年锐减。
生活环境
位于山东省垦利县东端的黄河入海口,由于受渤海和黄河的双重关照,水产资源极为丰富。这里常年流入大量的黄河淡水, 海水含氮量高,有机质多,饵料充足,加上盐度季节性变化大,浮游生物异常繁盛,从而成为鱼类繁殖、觅饵、生息的良好场所,有“百鱼之乡”的美称。这里主要出产梭鱼、鲅鱼、海马等,而列百鱼之首的则是黄河刀鱼。
黄河刀鱼的故乡在黄河口一带,在黄河口,当地人称其为“倒鱼”,这大概是因其沿黄河逆流洄游的缘故。历史上,黄河几经改道,但黄河刀鱼总是顺河而去又沿河而来。长江口和海河口虽然也有刀鱼,但总不及黄河刀鱼量多,味美。
山东的东平湖是黄河刀鱼的主要产卵地。这里,鱼虾众多,浮游生物丰富,自然成了黄河刀鱼的天然繁育基地。黄河刀鱼每年都在东平湖产卵、孵化,顺黄河入海,在黄河口附近水域生活。黄河水中的麦穗鱼及浮游生物汇集在入海口处,为黄河刀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饵料。每年3月底,长大育肥的成鱼便由其生长地——黄河口,又进入黄河,逆流而上,向东平湖洄游。
黄河刀鱼在洄游途中,消耗大而摄食少,因此,越往上游越瘦,刺也越硬。大多数刀鱼游至东平湖就停止洄游,也有少数能穿越东平湖洄游到河南境内。但这时鱼已瘦成皮包骨头,难以食用了。因此,食用黄河刀鱼的最佳地点当属黄河口。
营养价值
黄河刀鱼既有海水鲜味,又有黄河水的香味,又名刀蛴或毛刀鱼,因它总是逆流而上,故而又称倒鱼。黄河刀鱼属鱼是科,为名贵经济鱼类。它体侧扁,尾延长,吻短而圆突,细鳞小肚,全身呈银白色,系回游性鱼种,体长为20厘米——40厘米,肚脊宽约6厘米,厚约2厘米,体长为体宽的5倍——7倍,为头长的5.8倍——6.5倍。最大的重约250克。此鱼生活于河海交汇处,怀卵量2万——10万,每年春季产浮性卵,当年孵化后的幼鱼3年成熟。 刀鱼在中国黄海、渤海、东海也时常可见,但黄河支流繁多,沿途汇集了大量的浮游生物,尤其是山东境内东平湖中的麦穗鱼、渤海中的枝角类、轮虫、糠虾及幼鱼等齐集黄河入海口处,成为黄河刀鱼的主要饵料,使它与其他地区的刀鱼比起来,大而肥,鲜而纯。
黄河刀鱼多油,脂肪丰富,肉质细嫩、多刺,熟后鲜味奇佳,浓香异常,是上等的名菜佳肴。并且具有强心补肾,舒筋活血、消炎化痰、清脑止泻、消除疲劳、提精养神之功能,可治疗和防止多种疾病,谓之“天下一绝”。
在4月初到麦熟前,黄河刀鱼会从黄河口逆流而上,此时正是捕捞的最佳季节。这种鱼性情激昂,游如飞梭,离水即死,可谓“贵而难得”。
黄河刀鱼肉质细嫩,鲜味奇特,浓香异常,既有海产品那样的鲜味,又有黄河鱼类特有的香味,无论是烹炸煎炒都可以做成美味佳肴,当地传统的用小葱鲜韭炒的黄河刀鱼,更是浓香可口,醋烹刀鱼色味俱佳,既可冷吃,也可热食,是当地人招待客人的拿手菜。 因此,人们都为能有机会品尝到黄河刀鱼为一大快事。
自然现状
消失了十几年的黄河刀鱼重现黄河口
济南2000年7月4日开春以来,生活在黄河下游的人们惊喜地发现,消失了十几年的黄河刀鱼重新出现在河口一带。这是国家对黄河水实行统一调度带来的生态效益之一。
黄河刀鱼是生长在黄河下游的珍稀鱼类。在河水常流的年代,它们生活在河口一带,每到春天则逆流而上,到济南洛口一带繁育后代。但由于黄河经常断流,这种黄河独有的鱼类已有十几年难觅踪影。据山东省黄河河务局统计,黄河自七十年代开始出现断流,进入九十年代之后,断流日益严重,1991年至1998年8年中,年平均断流时间达到107天。1997年大旱,使黄河断流226天。断流对生态环境造成恶性循环,黄河沿岸繁衍生息的生物大量减少。
自1999年3月1日,国家开始对黄河水实行统一调度,以确保河水常流。到2000年7月4日,黄河已有489天保持不断流,创造了自九十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据统计,这一年多来,进入山东段的黄河水最高流量达到每秒700—800立方米,最低每秒100多立方米。
黄河水常流不息,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多年来,由于黄河经常断流,形成了流域性的沙尘天气,每到干旱季节,黄河滩区和沿岸经常风沙弥漫。自去年以来,黄河沿岸的这种气候得到有效改变,即使将在北方不断出现沙尘暴的今年春天,沿河也未出现大的沙尘天气。黄河水质和沿岸地下水位也得到改善。据山东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统计,1997年6月黄河沿岸地下水位为7.38米,遇到了比1997年更大的旱灾,但地下水位却达到6.73米,比1997年上升了0.65米。更令人鼓舞的是,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黄河河口两岸,出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儿繁衍生息的动植物种类达到180余种。
黄河刀鱼获得“重生”
随着黄河来水连续六年增加,河口地区生态“大补”,当地鱼、鸟和野生植物数量种类大量增加。前几年濒临绝迹的黄河刀鱼,2005年大面积出现。
据东营黄河河务局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自1999年黄河连续6年不断流,加之经过连续4年调水调沙试验,黄河来水连年增加,黄河河道不断刷深,河口段过流能力明显增强。据统计,入海口160公里河道平均刷深1.0米,部分河段刷深超过1.5米,过流能力由2000年的不足2000立方米/秒提高到3200立方米/秒。同时,荒碱地开发步伐加快,耕地面积大幅增加,仅利津县去冬今春就新增耕地面积2.6万亩。业内人士预言,如果黄河保持不断流,河口地区可利用土地还将逐年增加。
同时,连续4年调水调沙试验,给河口地区输送了大量泥沙,使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系统得到完善。仅2005年第四次调水调沙就使新淤地向海内推进1.6公里,至少新增湿地2万亩。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总面积已达到近20万公顷;鱼类、鸟类的数量和种类明显增加。随着湿地面积的增加和淡水水位的上涨,保护区内的鱼类大量增加,濒临绝迹的黄河刀鱼今年大面积出现。鸟类的数量和种类也明显增加,黄河口出现了东方白鹳、丹顶鹤等多种珍稀鸟类,鸟类增加到280多种。
据统计,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内芦苇面积已增加到4万余公顷,野生植物近400种,刺槐林、天然柽柳林大面积死亡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总面积开始恢复性增长。
相关诗歌
山东美食百绝二七:黄河刀鱼
黄河入海口的刀鱼,因其回游人称倒鱼,由于长得形似利刀,所以通常又称刀鱼。
它在东平湖里孵化,再顺黄河游到海里,每年三月逆流而上,再从大海往回游去。黄河刀鱼回游途中,摄食很少消耗体力,越往上游它也越瘦,最后只剩骨头包皮。
因此只有在黄河口,才能吃到黄河刀鱼,黄河前些年常断流,黄河刀鱼销声匿迹。
黄河刀鱼属于鳀科,长短只有一尺之余,身薄色亮细鳞小肚,吻短圆突如刀锋利。
其脂肪厚肉质细嫩,浓香异常鲜味特奇,有海鲜味与河鱼香,烹炸煎炒炖都可以。
若用小葱鲜韭菜炒,吃后浓香留在嘴里,醋烹刀鱼色味俱佳,无需佐料可口无比。
你若吃过黄河刀鱼,人间美味再不稀奇,如今黄河不再断流,黄河刀鱼又有生机。
食用菜谱
清炸黄河刀鱼
所属菜系:鲁菜
特点:色泽金黄,外香脆,里鲜嫩,用花椒盐蘸食滋味更好。
原料:黄河刀鱼1000克。 精白面粉25克。绍酒20克、精盐5克、花生油200克、花椒盐10克。
制作过程:将刀鱼从口中取出内脏,去净鳃冲洗干净,加绍酒、精盐腋渍入味,炒锅内放入花生油,用中火烧至六成热(约150℃)时,将刀鱼均匀地沾上一层精白面粉,放入油锅中炸至微黄色捞出,待油温升高至九成热(约220℃)时,投入已炸过的刀鱼炸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外带花椒盐上桌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