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油粉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酱油粉又称粉末酱油,是以鲜酱油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辅料,利用原料风味的相乘作用通过调香、调色、调鲜,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普通发酵酱油本身的发酵香味,又克服了普通酱油的焦糊味和氧化味,复水性能好,色泽诱人,风味浓郁,调味效果显著,便于保存运输。广泛地应用于调味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是食品工业重要的调味添加剂。

  简介

  摘要:酱油粉是以鲜酱油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辅料,利用原料风味的相乘作用,通过调香、调色、调鲜,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本文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详细讨论,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酱油粉又称粉末酱油,是以鲜酱油为基本原料,添加其它辅料,利用原料风味的相乘作用通过调香、调色、调鲜,喷雾干燥而成的一种固体酱油。它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普通发酵酱油本身的发酵香味,又克服了普通酱油的焦糊味和氧化味,复水性能好,色泽诱人,风味浓郁,调味效果显著,便于保存运输。广泛地应用于调味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是食品工业重要的调味添加剂。

  酱油粉的发展历程

  酱油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的具有东方特色的调味品,迄今已有1800 多年的历史了。真正的液体状的酱油出现在北魏公元( 220 年265年) 贾思勰( xié) 的《齐民要术》一书中,称作“酱清”、“豆酱清”、“酱汁”、“清酱”。在唐代( 公元618 年907 年) ,酱油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得到发展。酱油二字最早出现于宋代( 公元960 年1127) 年林洪《山家清供》一书,书中多处提及酱油。古代酱油在宋代主要用于凉拌菜的佐料,到了元、明、清以后才大量应用于其它菜肴技艺的烹调之中; 而且在苏敬的《新修本草》、孙思邈的《千金宝要》、《外台秘要》等医书中已成为常用的药剂。虽然酱油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但酱油粉是伴随着喷雾干燥技术的成熟及方便面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工业化调味配料。方便面工业化生产最早产于日本,1958 年安藤百福先生创立日清食品公司,经营鸡汤拉面,在随后的方便面中出现了调味包,随着调料包的需求,出现了酱油粉的需求,因可推测酱油粉出现在日本最早是在1962 年。喷雾干燥技术虽在世界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但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第一台喷雾干燥机是上世纪50 年代吉林染料厂从前苏联引进的旋转式喷雾干燥机,用于染料的喷雾干燥,随后,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对喷雾干燥的主要雾化形式、主要的附机设备和工业上的应用都做了广泛的深入研究、开发,并获得了成功。并把其应用在酱油粉的生产上,国内关于酱油粉的文献报道比较少,中国国内最早见著报道关于酱油粉的专利是北京市味珍食品调料厂,王秀黎等于1994 年申请的专利号为CN94102953. 0 的专利——微胶囊包埋的速溶酱油粉,应该是国内比较早的研究开发及生产酱油粉的单位。

  酱油粉生产工艺及参考配方

  酱油粉生产工艺

  填充料、食盐、白砂糖、味精、酵母抽提物、肌苷酸、鸟苷酸  香精

  ↓  ↓

  发酵酱油→ 混合搅拌 → 预热→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包装成品

  酱油粉参考配方

  优质发酵酱油   45%——50%

  水  10%

  填充料  30%——35%

  食盐、白砂糖、味精  7%-9%

  酵母抽提物、肌苷酸、鸟苷酸、香精  1%——3%

  酱油粉生产设备

  不锈钢混合罐、不锈钢预热罐、真空浓缩罐、喷雾干燥塔等

  酱油粉生产各工艺条件的讨论

  酱油粉生产对原料的要求优质原料是生产优质产品的保障。生产优质酱油粉要求必须原料新鲜,符合食品添加剂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酱油粉所使用的酱油必须酱香浓郁,无不良气味;色泽红润,有光泽不发乌;味道鲜美、醇厚,稍有甜味,不得有酸、苦、涩等异味和霉味;澄清,不浑浊,无沉淀,浓度适当。氨态氮≥0。8克/100毫升,其它指标优于国家酱油标准,且不添加焦糖色素的新鲜酱油o

  (2)生产酱油粉所用的填充料要求易溶于水,无不良气味和滋味,在喷雾干燥的过程中不变色或少变色,一般是用糊精或麦芽糊精。

  (3)酵母抽提物能显著地增加酱油粉的鲜味,使酱油粉的味道更加浓郁醇厚,其加量及风味以酱油粉的质量要求而定。肌苷酸、鸟苷酸按1:1的比例混合,与味精按5:95的比例混合,其它原料的加量依产品的要求而定。

  原料混合工艺要求

  将一定量的酱油加入带搅拌的不锈钢混合罐中(加量以添充料能化开为宜),加入填充料迅速搅拌,混合均匀,用水将食盐、白砂糖、味精、酵母抽提物、肌苷酸、鸟苷酸化开,加入上述的酱油膏中,然后加入剩余酱油,混合均匀即可,此时酱油膏的浓度约为20°Be′。注意在混合过程中,酱油不能加得过多,以免填充料结块,难以化开。

  预热上述酱油膏的浓度较低,不宜直接进行喷雾干燥,须经浓缩,为了提高浓缩的效率,一般将酱油预热至45——50℃。

  浓缩

  真空浓缩在酱油粉的生产过程中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特殊的技术质量要求。(1)真空浓缩提高了热效率。喷雾干燥是利用加热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的作业,该操作每蒸发1kg水份需消耗2。5-3。0kg的加热蒸汽,热效率较低。真空浓缩采用汽加热器直接加热酱油蒸发水份,每蒸发1kg水分需消耗1。1kg的加热蒸汽,若采用双效降膜蒸发器。只需消耗0。39kg蒸汽,热效率高。(2)真空浓缩对酱油粉粒子的物理性状有显著的影响,经浓缩后的酱油膏,喷雾干燥成酱油粉。其粒子较粗大,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冲调性,能迅速的复水溶解。(3)真空浓缩可以改善酱油粉的保藏性,由于真空浓缩排出了溶解在酱油中的空气和氧气,使酱油粉颗粒内的气泡大大减少从而防止了氧化发乌的产生。一般真空浓缩罐的真空度保持在630——640毫米汞柱,温度在50——56℃。通过真空浓缩酱油膏的浓度可提高到25°Be′。在浓缩液中加入适量的香精,充分搅拌即可。

  喷雾干燥

  酱油在喷雾干燥过程中被雾化成10-200微米的雾滴,其单位重量表面积较大,热交换迅速水分蒸发较快,雾滴在干燥塔中停留的时间约为几秒钟,虽然干燥室的温度在100℃左右,物料的温度却在45——55℃,对酱油粉的色、香、味、营养成分影响较少。酱油粉生产既可以采用压力喷雾又可以采用离心喷雾,压力喷雾生产的酱油粉颗粒较大,水溶性较好,但由于制品的容量较少,颗粒中含有气泡,会影响产品的保藏性能;热风箱调节不当时,焦粉较多,致使制品杂质度较高,酱油粉后味发苦。故酱油粉生产一般采用压力喷雾,压力喷雾时压力一般为16——20MPa,进风温度控制在140——150℃,塔内温度控制在120℃左右,爿F风温度控制在115——125℃。要根据制品的情况(酱油粉的色泽、水分含量、焦苦味等因素)调整以上参数,使其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在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酱油粉以酱香浓郁、风味诱人、色、香、味俱佳,调味效果卓越,复水性能好,而广泛地应用于调味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具体应用如表2。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作为调香增鲜剂的酱油粉,以其便于保存运输、调味效果明显,酱香浓郁,风味诱人等特点,必将应用于食品加工的各个方面。

  酱油粉的包装

  酱油粉内含30%-45%的食盐,故吸湿性较强,必须采用双层包装,外层用薄膜编织袋;内层用无毒塑料袋包装。贮存于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严禁与有毒有害物质混放。

  超呈味酱油粉(酱油粉其中一种)

  概述

  是味研研发的新一代超呈味酱油粉。该产品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经温和酶解,浓缩,复合生香,纳米材料微胶囊包埋,喷雾干燥而成,具有天然酱油的滋味和香气,没有普通酱油的焦糊味和氧化味,复水性能好,色泽诱人,具有强烈的延伸感和持久的回味。由于其天然的口味增强性能而获得广泛应用,可迅速提升各类咸味食品的风味和品质,是新一代食品加工产业的核心配料。

  特点

  1、 具有强烈的延伸感和圆润感,是普通酱油粉呈味效果4倍。能替代味精、肉精粉、呈味肉粉,部分替代I+G和酵母提取物。

  2、 具有良好的复水性。

  3、 使用方便,用量无限制,与其他产品搭配使用,具有肉风味和滋味倍增效果,滋味浓郁,鲜味完美。

  工艺流程

  新鲜海藻→清洗→酶解→发酵→超呈味多肽提取物(海藻提取物)

  ↓

  天然发酵鲜酱油→生香→微胶囊包埋→喷雾干燥→粉状产品

  重要指标

  蛋白质含量 ≥ 15% 游离氨基酸态氮 ≥ 1.5% 氯化钠 ≤ 10%

  应用及建议添加量

  味研超呈味酱油粉是新一代咸味加工产品的核心配料,适用于各类咸味食品加工厂作为调味基料,迅速加倍提升各类咸味食品的滋味和品质。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