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长孢灵芝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7:36 2013年11月26日由Foodbk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中文学名 狭长孢灵芝 拉丁学名 Ganoderma 定 名 人 Pat. 形态描述 担子果一年生,无柄或有短粗的柄,木栓质到木质。菌盖略圆形,9.5×9cm,厚约1.2cm,表面暗紫色,有细密清楚的同心环纹和放射状皱,具似漆样光泽;边缘钝;菌肉上层呈褐色,接近菌管处呈深褐色,厚约0.3cm。菌管褐色,长0.8cm;孔面褐色;管口略圆形,管壁较厚,每毫米5个。菌柄背生,长0.8cm,粗约3cm。
皮壳构造呈不规则的拟子实层型,淡褐色到褐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浅裂或呈纺锤状,通常宽(3-) 4.5-6.7μm,长25-30μm。
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直径3-4μm;骨架菌丝近无色到淡褐色,厚壁到实心,树状分枝或呈针状,骨架于直径3-4.5(-5)μm,分枝末端形成鞭毛状无色缠绕菌丝;缠绕菌丝无色,厚壁,直径1-2μm。
担孢子狭长卵圆形或顶端稍平截,双层壁,外壁无色透明,平滑,内壁有不明显的小刺,淡黄褐色,9.2-12× 5.7-7.9μm。 中国分布 海南吊罗山(37911, 42738)。 世界分布 中国、日本、斯里兰卡、中美洲。 模式产地 小笠原群岛(Bonin Islands) 讨  论 此种的显著特点是菌肉呈均匀的褐色,担孢子狭长卵圆形,内壁小刺细微,易与G.lucidum区别。有关菌盖有无光泽的问题,各分类学家说法不一,Patouillard( 1889),Lloyd(1912)记载无光泽;Imazeki(1939), Ryvarden(1983)记载有光泽;Steyaert(1972)未记载这一性状。有关菌柄的记载也是众说纷纭, Patouillard(1889),Ryvarden(1983)记载无柄; Lloyd(1912)记载菌柄背生;Imazeki(1939)记载菌柄背侧生、无柄或有短柄。关于担孢子大小的记载是: Patouillard(1889)记载担孢子12-13×6-7μm,无小刺;Lloyd(1912)记载6×12μm,无小刺;Imazeki( 1939)记载11-12.5×5-6μm;小刺细微;Ryvarden( 1983)记载10-12×7-8μm,小刺细微,粗糙。
作者参考了FH的neotype 218B,它的担子果褐色,形状不规则,有漆样光泽,担孢子9.7-10.5×4.5-6μm,有小刺;BR的K927a,菌盖无柄,贝壳状,类圆形,黑褐色,边缘红褐色,孔面淡白色或污白色,菌肉呈均匀褐色并具黑色壳质层。担孢子狭长形,顶端平截,9-10.5×4.5-5.3μm,无小刺;作者还参考了BR的K724A,K724B,K927b(其担孢子8.3-10.5× 4.5-5.5-6μm,无小刺);A3625,A4592a,A4592b, A4592c等号标本,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有文献报道,狭长孢灵芝已经用于实验室阶段开发研究。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