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兰染色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革兰染色法由丹麦病理学家Christain Gram于1884年创立,是细菌学中很重要的鉴别染色法,因为通过此法染色,可将细菌鉴别为革兰阳性菌(G+)和革兰阴性菌(G-)两大类。 近年来由于对细菌细胞壁的结构有了较深入的了解,对革兰染色的机制提出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革兰阳性细菌的肽聚糖层较厚,经乙醇处理后使之发生脱水作用而使孔径缩小,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保留在细胞内而不被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的肽聚糖层很薄,脂肪含量高,经乙醇处理后部份细胞壁可能被溶解并改变其组织状态,细胞壁孔径大,不能阻止溶剂透入,因而将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洗去而被脱色。虽然如此,革兰染色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认为是化学的差别,也有物理结构不同的结果,因为酵母菌细胞壁的成份完全和细菌不同,但具 有革兰染色阳性反应。
革兰染色过程所用四种不同溶液和作用: 1、 碱性染料:这在简单染色中已讨论过,此处用结晶紫。 2、 媒染剂:其作用是增强染料与细菌的亲和力,更好地加强染料与细胞的结合。常用的媒染剂是碘液。 3、 脱色剂:帮助染料从被染色的细胞中脱色。利用细菌对染料脱色的难易程度不同,而将细菌加以区分。革兰阳性细菌不易被脱色剂脱色,而革兰阴性细菌则易被脱色。常用的脱色剂是丙酮或乙醇,这里所用的是95%的乙醇。 4、 复染液:也是一种碱性染料,目的是使脱色的细菌重新染上另一种颜色,以便与未脱色菌进行比较。这里用的是蕃红花红溶液。
革兰染色的实验步骤 1。 涂片:左手持菌液试管,右手持接种环,用接种环从试管培养液中取一环菌,于载玻片中央涂成薄层(事先在背面做好标记圆圈)即可,或先滴一小滴无菌水于载玻片中央,用接种环从斜面上挑出少许,与载玻片上的水滴混合均匀,涂成一薄层。 拔或塞试管塞时,应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略加烧灼,最后将接种环在火焰上烧灼灭菌。 2。 干燥:涂片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也可在酒精灯上略加温,使之迅速干燥,但勿靠近火焰。 3。 固定:常用高温进行固定。即手持载玻片一端,标本面朝上,在灯的火焰外侧快速来回移动3~4次,共约3~4秒。要求玻片温度不超过60℃,以玻片背面触及手背皮肤不觉过烫为宜,放置待冷后染色。
固定的目的是:
① 杀死微生物,固定其细胞结构; ② 保证菌体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以免水洗时被水冲掉; ③ 改变菌体对染料的通透性,一般死细胞原生质容易着色。 4。 染色:将固定好的涂片放于报纸上,每次滴加一滴染液进行染色。 注意:乙醇脱色时滴加乙醇至流出液为无色立即进行水洗; 蕃红复染由于时间较长,应在染液干燥前补加染液; 镜检时吸水注意不要擦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