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香杜鹃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种中文名】:烈香杜鹃
【种拉丁名】: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
【海 拔】:2900-3700
【命名来源】:(中国高等植物图鉴)[bull .acad . petersb . 23: 350. 1877]
【中国植物志】:57(1):180
【亚组中文名】:辐花杜鹃亚组
【亚组拉丁名】:Subsect.Baileya Sleurner
【组中文名】:髯花杜鹃组
【组拉丁名】:Sect.Pogonamhum G.Don
【亚属中文名】:杜鹃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Rhododendron
【属中文名】:杜鹃属
【属拉丁名】:Rhododendron
【亚科中文名】:杜鹃花亚科
【亚科拉丁名】:RHODODENDROIDEAE Drude
【科中文名】:杜鹃花科
【科拉丁名】:Ericaceae
【纲中文名】:双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1--1.5(--2)米,直立。枝条粗壮而坚挺,幼时密生鳞片或疏柔毛; 叶芽鳞早落。叶芳香,革质,卵状椭圆形、宽椭圆形至卵形,长(1.5--)2—3.5(--4.7) 厘米,宽1—1.8(--2.3)厘米,顶端圆钝具小突尖头,基部圆或稍截形, 上面蓝绿色, 无光泽,疏被鳞片或无,下面黄褐色或灰褐色,被密而重叠成层的暗褐色和带红棕色的 鳞片;叶柄长2--4(--5)毫米,被疏鳞片,上面有沟槽并被白色柔毛。花序头状顶 生,有花10—20朵,花密集,花芽鳞在花期宿存;花梗短,长1—2毫米,常无鳞片及 毛;花萼发达,长3—4(---4.5)毫米,淡黄红色或淡绿色,裂片长圆状倒卵形或椭圆 状卵形,外面无鳞片,边缘蚀痕状,具少数鳞片或睫毛;花冠狭筒状漏斗形,长1—1.4 厘米,淡黄绿或绿白色,罕粉色,有浓烈的芳香,外面无鳞片,或稍有微毛,花管长 5—11毫米,内面特别在喉部密被髯毛,裂片开展,长1.5—3毫米,远较花管短,长约 为管长的1/4;雄蕊5,内藏于花冠;子房长约1—2毫米,5室,被鳞片,花柱短,约 与子房等长,光滑。蒴果卵形,长3--4.5毫米,具鳞片,被包于宿萼内。 花期6—7 月,果期8—9月。
【用 途】:本种在高山地区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叶及花富含挥发油,是很好的香料和化工原 料;且药用,对慢性气管炎有疗效;叶并为羚、麝、山羊等的饲料;植株及花叶秀丽芳 香,为有价值的观赏植物。
【产地分布】: 产甘肃、青海及四川西北部。生于高山坡、山地林下、灌丛中,常为灌丛优势种, 海拔2 900—3 700米。模式标本采自甘肃。
【参考文献】: Rhododendron anthopogonoides Maxim.In Bull.Acad.Petersb.23:350.1877;Balf-f.In Not.Bot.Gard.Edinb.9:297.1916;Hutch.In Stevenson,Spec.Rhodod.201.1930;Fang in Contr.Biol.Lab.Sci.Soc.China Bot.12:61.1939;Cowan et Da—vidian in R.H.S.Rhodod.Year Book,2:68.1947;中国高等植物图鉴3:75.图4103.1974;Cullen in Not.Bot.Gard-Edinb.39:163.1980;Davidian,Rhodod.Spec.1:53.1982;中国四川杜鹃花314.1986;青海木本植物志510.图363.1987.
【说明】烈香杜鹃,藏语称“大勒嘎布”。为杜鹃花科植物,常绿灌木,高1?2米。树皮淡黄褐色或灰白色,帚状分枝,幼枝灰黑色密生垢鳞,具疏柔毛。叶近革质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基部圆形,表面黄绿色,光滑,背面褐黄绿色,被疏或密的棕色鳞片,中脉在表面微凹,在背面隆起。伞房花序密集成半球状。小花梗短,疏生微柔毛,花淡黄色;花萼黄绿色;花冠筒状细杯形,外面无毛,内面密生长柔毛,裂片肾形;子房绿色,阔卵形,被微柔毛,花柱及柱头红褐色,具柔毛。 烈香杜鹃主要分布在祁连、门源县、海东和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等地区。生长在海拔2900?4700米的山地阴坡。 藏医用烈香杜鹃的花、叶和嫩枝入药。具有清热、止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内服治慢性气管炎,外用消炎散肿。 烈香杜鹃是青海高山灌丛中的主要灌木之一,其种类达10余种。藏医根据杜鹃的花分白杜鹃和黑杜鹃,广为临床所用,药用价值高。同时杜鹃又是日用化工的原料。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有毒。叶的总黄酮甙类anthorhodendrin对小鼠腹腔注射LD50为400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