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石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在01:14 2008年3月27日由烫金 (Talk | 贡献)所做的修订版本
(差异) ←更早版本 | 查看当前版本 (差异) | 更新版本→ (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硝石nitre;saltpetre;potassium nitrate

  KNO3 ,又称焰硝、钾硝石、硭硝、苦硝、火硝、地霜、生硝、北帝玄珠等。
  为天然产的硝酸钾。白色或灰色。玻璃光泽。性脆。味苦咸而清凉、斜方晶系,晶体,属斜方晶系。  成针状或毛发状的集合体,有时成升华状。顺沿柱面完全解理,断口呈贝壳状。。其摩氏硬度与石膏接近,比重2.1, 折射率 nα=1.332, nβ=1.504, nγ=1.504,密度2.1~2.2。硬度2。硝石易溶于水。天然硝石主要见于碱土地区的干燥土壤中,矿泉、和洞穴壁上,由富含硝酸钾的水常年浸润生成。气味: 苦、寒、无毒。李时珍认为:应该是辛、苦、大温、无毒。
 用于制造黑火药和火柴,食品工业上用于腌浸肉类,使肉色发红,农业上用作速效性肥料。产于干燥地区的凹地中。
 其他来源的硝酸钾,以及其他的硝酸盐矿物如智利硝石(硝酸钠)、挪威硝石(硝酸钙)有的时候也被称作硝石。但注意芒硝不是硝酸盐,而是含结晶水的硫酸钠。
有医学报道可主治: 

1、头痛欲死。以硝石末吹鼻内,即愈。 2、心腹痛。以硝石、雄黄各一钱,研细。每点少许在眼眶内,即愈。此方名“火龙丹”。 3、腰腹痛。也用火龙丹。 4、眼红肿痛。用硝石研细,卧时取黍米大点眼眶内。次早,盐水洗去。 5、眼目障翳。用硝石一两,熔于铜器中,加水飞过的铅丹二分、片脑二分。点眼。 6、喉痹。用硝石一两半、白僵蚕一钱、硼砂半两、脑子少许,共研细,吹喉内。 7、伏暑泻痢,肠风下血。用硝石、硫磺各一两,白矾、滑石各半两,面粉四两,共研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清水送下。 8、五种淋疾(一、劳淋:劳倦虚损,小便不通,小腹急痛。二、血淋:小便不出,只是下血,疼痛满急。热淋:小便红热,脐下急痛。四、气淋:小腹满急,尿后常有余滴。五、石淋:尿不能出,只下石砂,小腹胀痛)。用上等硝石一两,研细,每服二钱。劳淋者,用葵子末煎汤,送下,通后应服补虚丸散。血淋者,热淋者,都有冷水送下。气淋者,用木通煎汤送下。石淋者,用温水送下,但须先将药末在锅内隔纸炒过。此方名“透格散”。一般小便不通者。也可服透格散,小麦汤送下。 9、背疽初起(恶寒,背上现疮肿瘾疹)。用硝石三两,溶开水一升中泡化。然后以厚毛巾浸水拧干在患处。巾冷再换。 10、女劳黑疸(傍晚时便恶寒发热,膀胱急,小腹满,全身发黄,只是额头黑,故称“黑疸”)。用硝石、矾石(烧过),等分为末,每服一茶匙,大麦汁送下。一日服三次。服后,如小便变黄,小便变黑,即为将愈之象。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