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茴香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性味】辛、温。果实含挥发油、脂肪油及蛋白质、树胶、树脂等;叶含挥发油,油中含茴香醚、茴香醛等。有温中理气、健胃止呕功效,适用于呕吐、腹胀、腹痛、疝气痛。另抑菌试验表明,大茴香的乙醇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枯草杆菌、霍乱弧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及常见致病皮肤真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注】大茴香又称八角茴香、大料、五香八角、又名懷香。苏颂说:“气味亦如小茴香,味更甜。“大茴香与肉、菜熟食,有温脾胃,去肉、菜寒性及腥味,并有解毒等作用,以个大、色红、油多浓香者为佳品。《品汇精要》说:“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疠痛。”《医学入门》曰:“专主腰痛”。但阴虚火旺之人不可多食。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 f.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 本品为聚合果,多由8蓇葖果组成,放射状排列于中轴上。蓇葖果长1~2cm,宽0.3~0.5c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果梗长3~4cm,连于果实基部中央,弯曲,常脱落。每个蓇葖果含种子1粒,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尖端有种脐;胚乳白色,富油性。气芳香,味辛、甜。
【鉴别】 八角茴香(1) 本品粉末红棕色。内果皮栅状细胞长柱形,长200~546μm壁稍厚,纹孔口十字状或人字状。种皮石细胞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极厚,波状弯曲,胞腔分枝状,内含棕黑色物;断面观长方形,壁不均匀增厚。果皮石细胞类长方形、长圆形或分枝状,壁厚。纤维长,单个散在或成束,直径29~60μm ,壁木化,有纹孔。中果皮细胞红棕色,散有油细胞。内胚乳细胞多角形,含脂肪油滴和糊粉粒。 (2) 取本品粗粉1g,加石油醚(60~90℃)-乙醚(1:1) 混合液15ml,密塞,振摇15分钟,滤过,滤液于热水浴上挥干,残渣加无水乙醇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点于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挥干,再点加间苯三酚盐酸试液约2μl,即显粉红色至紫红色的圆环。 (3) 精密吸取[鉴别](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10μl,置10ml量瓶中,加无水乙醇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 A)测定,在259nm 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4) 取八角茴香对照药材1g,照[鉴别](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茴香醛对照品20μl,加无水乙醇2ml 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鉴别](2) 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及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丙酮-醋酸乙酯(19: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间苯三酚盐酸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橙色至橙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Ⅹ D)测定。 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4.0 %(ml/g)。
【性味与归经】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八角茴香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 3~6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八角茴香 Fructus Anisi Stellati
(英) Star Anise Fruit
别名 大茴香、八角、八月珠。
来源 为木兰植物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的果实。
植物形态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叶互生或螺旋状排列,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2cm,宽2~5cm,上面深绿色,光亮无毛,有透明油点,下面淡绿色,被疏毛。花单生于叶腋,有花梗;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淡红至深红色;雄蕊15~19;心皮8~9;胚珠倒生。聚合果星芒状。花期春、秋季,果期秋季至翌年春季。
生长于荫湿、土壤疏松的山地。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采制 秋、冬季果实由绿变黄时采摘,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性状 聚合果常由8个蓇葖果着生在中轴呈星状。蓇葖果长1~2cm,宽3~5mm,高0.6~1cm;外表面红棕色,有不规则皱纹,顶端呈鸟喙状,上侧多开裂;果皮内表面淡棕色,平滑有光泽;质硬而脆,内含种子1粒。果梗长3~4cm,弯曲,常脱落。种子扁卵圆形,长约6mm,红棕色或黄棕色,光亮。气芳香,味辛、甜。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茴香醚(anethole)、黄樟醚(Saf r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酮(anisylacetone) 水芹烯等。
性味 性温,味辛。
功能主治 温阳散寒,理气止痛。用于胃寒呕吐、腰痛。 八角茴香 八角茴香(Illicium verum Hook.f.),是木兰科八角属 植物,是我国南方重要“衣食同源”经济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广西、广东、云南等省。其干燥成熟果实含有芳香油5%~8%、脂肪油约22%及蛋白质、树脂等,为我国特产香辛料和中药,也是居家必备调料,在食品加工业及香料工业广泛应用;同时八角具有键脾止咳功效,医药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疥癣等症。我过目前消费大约95%用做香料,5%作为药物使用。
八角茴香化学成分 1. 挥发性化合物 八角茴香主要成分为反式茴香脑,其次是茴香醛,还有少量桉数脑、柠檬烯、α—蒎烯等。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从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数皮、枝叶和果实中分离坚定出多种化合物,分别为茴香醛、4—顺式丙烯基茴香醚、β—蒎烯、1,8—桉叶素、β—水芹烯、α—水芹烯、1—(3—甲基—2—丁烯氧基)—4—反式丙烯基苯、L—柠檬烯、异松油烯、α—松油醇和萜品烯醇及苯甲酸、水杨酸、棕榈酸、顺—2—甲基丁烯酸和其他一些酚酸。 2. 倍半萜内酯及其衍生物 3. 黄酮类成分 4. 苯丙烷和木脂素类 5. 其他: 糖酯,磷脂(包括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和磷脂酰基肌醇),β—谷淄醇和维生素E,胡萝卜苷和莽草酸。
八角茴香药理作用 1. 抑菌作用 八角茴香水煎剂对结核杆菌及枯草杆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霍乱弧菌右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及一些常见病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八角科植物抑菌作用与其所含挥发油有关。 2. 升高白细胞作用 3. 镇痛作用 4. 其他作用 茴香醚具雌激素样作用和较强致敏作用。本科植物有一定毒性,其毒性成分为倍半萜内酯类成分;有的挥发油也有一定毒性,其抑制神经系统作用,可引起麻痹,中枢抑制导致死亡。 八角茴香 (《品汇精要》)
【别名】舶上茴香(《脚气治法总要》),大茴香(《卫生杂兴》),舶茴香、茴香八角珠(《纲目》),八角香、八角大茴(《本草求真》),八角(《本草求原》),原油茴(《药材资料汇编》),大八角(《药材学》)。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果实。
【植物形态】八角茴香 常绿乔木,高10~14米,树皮灰色至红褐色。单叶互生,革质,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下面疏被柔毛,叶脉羽状,中脉下陷,侧脉稍凸起;叶柄粗壮。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1.5~3厘米;花圆球形,花被肉质;萼片3,黄绿色;花瓣6~9,排成2~3轮,淡粉红色或深红色,广卵圆形或长圆形;雄蕊15~19,成2~3轮,心皮8~9,分离,花柱短,基部肥厚,柱头细小。蓇葖果成星芒状排列,幼时绿色,成熟时红棕色,星状体径约2.5~3厘米,开裂。种子扁卵形,棕色有光泽。第1次花期2~3月,果期8~9月。第2次花期在第1次果期之后,第2次果期为翌年2~3月。
生长于土壤疏松的阴湿山地。野生或栽培。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台湾等地。
【采集】每年采收2次,第1次为主采期,在8~9月间,第2次在翌年2~3月间。采摘后,微火烘干,或用开水浸泡片刻,待果实转红后晒干。
【药材】干燥果实,常由8个(少数有6~13个)蓇葖集成聚合果,放射状排列,中轴下有一钩状弯曲的果柄。菁荚果小艇形,长5~20毫米,高5~10毫米,宽约5毫米,顶端钝尖而平直,上缘开裂。果皮外表面红棕色,多数有皱纹,内表面淡棕色,有光泽,内含种子1粒。种子扁卵形,长7毫米,宽4毫米,厚2毫米;种皮棕色或灰棕色,光亮,一端有小种脐,旁有明显珠孔,另一端有合点,种脐与合点之间有淡色的狭细种脊。种皮质脆,内含白色种仁,富油质。味微甜,有特殊香气。以个大、色红、油多、香浓者为佳。
主产广西、广东、云南等地。
同属植物莽草的果实,形状与八角茴香非常相似,极易混淆。莽草果实有毒,不可误用。其主要区别点为:莽草果实较小,蓇葖一般长约7~10毫米;其尖端呈向上弯曲之鸟喙状。果柄多垂直,常脱落。带树胶样气味,味苦。
【炮制】筛去泥屑种子,拣去果柄杂质。
《本草蒙筌》:"盐酒炒用。"
【性味】辛甘,温。
①《品汇精要》:"味辛甘,性温。"
②《本草蒙筌》:"味辛,气平,无毒。"
③《本草通玄》:"性热。"
【归经】入脾、肾经。
①《本草蒙筌》:"入心、肾、小肠、膀胱。"
②《本草求真》:"入肝、膀胱、小肠。"
③《本草再新》:"入脾、肾二经。"
【功用主治】温阳,散寒,理气。治中寒呕逆,寒疝腹痛,肾虚腰痛,干、湿脚气。
①《品汇精要》:"主一切冷气及诸疝疗痛。"
②《本草蒙筌》:"主肾劳疝气,小肠吊气挛疼,干、湿脚气,膀胱冷气肿痛。开胃止呕,下食,补命门不足。(治)诸瘘,霍乱。"
③《医学入门》:"专主腰痛。"
④《本草正》:"除齿牙口疾,下气,解毒。"
⑤《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服。
①《得配本草》:"多食损目发疮。"
②《会约医镜》:"阳旺及得热则呕者均戒。"
【选方】①治小肠气坠:八角茴香,小茴香各三钱,乳香少许。水(煎)服取汗。(《仁斋直指方》)
②治疝气偏坠:大茴香末一两,小茴香末一两。用猪尿胞一个,连尿入二末于内,系定罐内,以酒煮烂,连胞捣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卫生杂兴》)
③治腰重刺胀:八角茴香,炒,为末,食前酒服二钱。(《仁斋直指方》)
④治腰痛如刺:八角茴香(炒研)每服二钱,食前盐汤下。外以糯米一、二升,炒热,袋盛,拴于痛处。(《简便单方》)
⑤治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大麻子(炒,去壳)半两,八角茴香七个。上作末,生葱白三七个,同研煎汤,调五苓散服。(《永类钤方》)
⑥治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焮热:舶上茴香(炒)、地龙(去土,炒)、川乌头(炮,去皮尖)、乌药(锉)、牵牛(炒)各一两。研杵匀细,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盐汤下十五丸,日二。(《脚气治法总要》茴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