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梨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当前修订版本

【异名】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果实。

【植物形态】 落叶乔木,高4~10米。树皮灰褐色,纵裂;幼枝黑褐色,被绒毛,有时具刺。单叶互生;菱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4~11厘米,宽2~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锯齿尖锐,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睛绿色,初时有绒毛;叶柄长2~5厘米。花白色,直径2~3.3厘米,先叶开放,8~10朵,成伞房花序;花梗长1~2.5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有密绒毛;花瓣5,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狭小;雄蕊多数;花柱2~3。梨果球形,直径1~1.6厘米,褐色,有白色斑点,萼脱落。花期4~5月。果期10月。 野生于荒郊、山脚、路边或道旁。分布江苏、浙江、湖北、江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甘肃、陕西、辽宁等地。

【化学成分】果实含糖量19.62%,水分50.93%。叶含绿原酸、异绿原酸、新绿原酸和槲皮素衍生物。又含多量蛋白质。

【性味】酸甘,寒。

①《救荒本草》:"味甘酸。"

②《纲目》:"酸甘涩,寒,无毒。"

③《玉楸药解》:"味酸,性涩微寒。"

【归经】《玉楸药解》:"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功用主治】敛肺,涩肠。治咳嗽,泻痢。

①《纲目》:"烧食止滑痢。"

②《玉楸药解》:"收肠敛肺,止泄除呕。"

【染料用途】木材可制取红色染料。

棠梨:蔷微科,落叶亚乔木。树似梨树,叶为菱花状至随圆状,先端尖,边缘有锯齿。二三月开花,花序以花作至十朵合成,白色而繁。果实褐色有斑点。棠梨之名,最早见于《诗经》,称"甘棠",有《甘棠》三章,以召化来南方传布文王之德政,曾栖于甘棠树下,故赋而颂之。棠梨又名杜梨、野梨、野棠,原生我国南方山野。元范椁诗:"春风二月崖州道,时见棠梨一树花。"棠梨开花,每见于清明、寒食踏青扫墓时节,棠梨花落,清明便过去了。故古人踏青及墓祭诗文每提及它,借以寄托悼怀之情。赵元镇诗:"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