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蒙黄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6:33 2007年5月9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08:42 2007年12月15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Renren12 (Talk | 贡献)

下一个→
第2行: 第2行:
[[category:添加剂]] [[category:添加剂]]
 +
 +中文名称: 密蒙黄
 +
 +英文名称: Buddleia yellow
 +
 +详情: 结构式:主要着色成分为藏红花苷与密蒙花苷(刺槐素)。
 +
 +藏红花苷
 +
 +分子式:C44H62O24
 +
 +分子量:974.97
 +
 +密蒙花苷
 +
 +分子式:C16H12O5
 +
 +分子量:284.27
 +
 +理化性质:产品分为黄棕色粉末和棕色膏状两种形式。具有芳香气味。溶于水、稀醇、稀碱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耐热、耐光、耐糖、耐盐、耐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pH值<3)中呈淡黄色,在pH值>3的溶液中呈黄橙色。
 +
 +来源与制法: 密蒙花经过乙醇溶液提取后,经过滤、浓缩、干燥、精制而得。
 +
 +毒理学依据:
 +
 +①LD50:小鼠经口大于10g/kg(bw)。
 +
 +②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未发现致突变作用。
 +
 +③亚慢性试验:密蒙黄以1.5%高剂量加入饲料喂大鼠3个月,未发现对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结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有不良影响。
 +
 +用途与注意事项: 着色剂。密蒙黄为天然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呈黄色至棕黄色。着色力较强,染色效果好,色泽稳定,具有耐热、耐光、耐金属离子,使用方便等特点。
 +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配制酒、糕点、面包、糖果、果汁(果味)饮料。
 +
 +分析与检测:
 +
 +①本品水溶液在pH值<3时呈淡黄色;溶液pH值>3时呈黄色;在pH值为6~7之间溶液呈橙黄色。
 +
 +②取本品少许,滴入浓硫酸数滴,呈现紫红色。
 +
 +③将少量本品,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10 g/100 mL)后,溶液呈绿色。
 +
 +④ 浓度为0.1 g/100 mL的本品水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35±5)nm。

08:42 2007年12月15日的修订版本


中文名称: 密蒙黄

英文名称: Buddleia yellow

详情: 结构式:主要着色成分为藏红花苷与密蒙花苷(刺槐素)。

藏红花苷

分子式:C44H62O24

分子量:974.97

密蒙花苷

分子式:C16H12O5

分子量:284.27

理化性质:产品分为黄棕色粉末和棕色膏状两种形式。具有芳香气味。溶于水、稀醇、稀碱溶液,几乎不溶于乙醚、苯等有机溶剂。水溶液的耐热、耐光、耐糖、耐盐、耐金属离子。在酸性溶液(pH值<3)中呈淡黄色,在pH值>3的溶液中呈黄橙色。

来源与制法: 密蒙花经过乙醇溶液提取后,经过滤、浓缩、干燥、精制而得。

毒理学依据:

①LD50:小鼠经口大于10g/kg(bw)。

②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均未发现致突变作用。

③亚慢性试验:密蒙黄以1.5%高剂量加入饲料喂大鼠3个月,未发现对其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组织形态结构和生殖功能等方面有不良影响。

用途与注意事项: 着色剂。密蒙黄为天然色素。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呈黄色至棕黄色。着色力较强,染色效果好,色泽稳定,具有耐热、耐光、耐金属离子,使用方便等特点。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于配制酒、糕点、面包、糖果、果汁(果味)饮料。

分析与检测:

①本品水溶液在pH值<3时呈淡黄色;溶液pH值>3时呈黄色;在pH值为6~7之间溶液呈橙黄色。

②取本品少许,滴入浓硫酸数滴,呈现紫红色。

③将少量本品,加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10 g/100 mL)后,溶液呈绿色。

④ 浓度为0.1 g/100 mL的本品水溶液其最大吸收波长为(435±5)nm。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