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浓缩蛋白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7:57 2007年4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Violin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9:30 2007年5月8日) (编辑) (undo) Violin (Talk | 贡献) |
||
第2行: | 第2行: | ||
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70%(干基)左右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 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70%(干基)左右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 ||
+ | |||
+ | 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技术 | ||
+ | |||
+ | 大豆浓缩蛋白又称70%蛋白粉,原料以低温脱溶粕为佳,也可用高温浸出粕,但得率低、质量较差。生产浓缩蛋白的方法主要有稀酸沉淀法和酒精洗涤法。 | ||
+ | |||
+ | ①稀酸沉淀法 | ||
+ | |||
+ | 利用豆粕粉浸出液在等电点(pH4.3~4.5)状态,蛋白质溶解度最低的原理,用离心法将不溶性蛋白质、多糖与可溶性碳水化物、低分子蛋白质分开,然后中和浓缩并进行干燥脱水,即得浓缩蛋白粉。此法可同时除去大豆的腥味。稀酸沉淀法生产浓缩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较好(PDI值高),但酸碱耗量较大。同时排出大量含糖废水,造成后处理困难,产品的风味也不如酒精法。 | ||
+ | |||
+ | ②酒精洗涤法 | ||
+ | |||
+ | 利用酒精浓度为60%~65%时可溶性蛋白质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酒精液与低温脱溶粕混合,洗涤粕中的可溶性糖类、灰分和醇溶蛋白质等。再过滤分离出醇溶液,并回收酒精和糖,浆液则经干燥得浓缩蛋白粉。此法生产的蛋白粉,色泽与风味较好,蛋白质损失少。但由于蛋白质变性和产品中仍含有0.25%~1%的酒精,使食用价值受到一定限制。此外还有湿热水洗法、酸浸醇洗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膜分离法是用超滤膜脱糖获得浓缩蛋白,反渗透膜脱水回收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与糖类,生产中不需要废水处理工程,产品氮溶指数(NS)高,因此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 ||
+ | |||
+ | ③大豆浓缩蛋白的用途 | ||
+ | |||
+ | 可应用于代乳粉、蛋白浇注食品、碎肉、乳胶肉末、肉卷、调料、焙烤食品、婴儿食品、模拟肉等的生产,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选择。 | ||
[[category:粮油]][[category:豆制品]] | [[category:粮油]][[category:豆制品]] |
当前修订版本
大豆浓缩蛋白
大豆浓缩蛋白是用高质量的豆粕除去水溶性或醇溶性非蛋白部分后,所制得的含有70%(干基)左右蛋白质(N×6.25)的大豆蛋白产品
大豆浓缩蛋白的加工技术
大豆浓缩蛋白又称70%蛋白粉,原料以低温脱溶粕为佳,也可用高温浸出粕,但得率低、质量较差。生产浓缩蛋白的方法主要有稀酸沉淀法和酒精洗涤法。
①稀酸沉淀法
利用豆粕粉浸出液在等电点(pH4.3~4.5)状态,蛋白质溶解度最低的原理,用离心法将不溶性蛋白质、多糖与可溶性碳水化物、低分子蛋白质分开,然后中和浓缩并进行干燥脱水,即得浓缩蛋白粉。此法可同时除去大豆的腥味。稀酸沉淀法生产浓缩蛋白粉,蛋白质水溶性较好(PDI值高),但酸碱耗量较大。同时排出大量含糖废水,造成后处理困难,产品的风味也不如酒精法。
②酒精洗涤法
利用酒精浓度为60%~65%时可溶性蛋白质溶解度最低的原理,将酒精液与低温脱溶粕混合,洗涤粕中的可溶性糖类、灰分和醇溶蛋白质等。再过滤分离出醇溶液,并回收酒精和糖,浆液则经干燥得浓缩蛋白粉。此法生产的蛋白粉,色泽与风味较好,蛋白质损失少。但由于蛋白质变性和产品中仍含有0.25%~1%的酒精,使食用价值受到一定限制。此外还有湿热水洗法、酸浸醇洗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膜分离法是用超滤膜脱糖获得浓缩蛋白,反渗透膜脱水回收水溶性低分子蛋白质与糖类,生产中不需要废水处理工程,产品氮溶指数(NS)高,因此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③大豆浓缩蛋白的用途
可应用于代乳粉、蛋白浇注食品、碎肉、乳胶肉末、肉卷、调料、焙烤食品、婴儿食品、模拟肉等的生产,使用时应根据不同浓缩蛋白的功能特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