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须齿耳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6:55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8:08 2013年11月27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近白色,半肉质。菌盖直径4-8cm,半圆形,表面无环,密生刺状的粗毛。菌肉白色,不变色,厚。盖下刺长0.5-1cm,乳白色,延生,锥形而纤细。有黄色的胶囊体。担子棒状,无色,具2-4小梗,25-45μm×5-5.5μm 。孢子光滑,无色,3.5-4μm×3μm,内含一大油滴。 |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近白色,半肉质。菌盖直径4-8cm,半圆形,表面无环,密生刺状的粗毛。菌肉白色,不变色,厚。盖下刺长0.5-1cm,乳白色,延生,锥形而纤细。有黄色的胶囊体。担子棒状,无色,具2-4小梗,25-45μm×5-5.5μm 。孢子光滑,无色,3.5-4μm×3μm,内含一大油滴。 | ||
生态习性:生于栎树等枯立木上叠生。 | 生态习性:生于栎树等枯立木上叠生。 | ||
- | 分布地区:吉林、四川等。 | + | [[分布]]地区:吉林、四川等。 |
经济用途:属木腐菌。幼时可食用。 | 经济用途:属木腐菌。幼时可食用。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卷须齿耳菌 拉丁学名:Steccherinum cirrhatum (Pers. : Fr.) Teng 中文别名:肉齿耳、卷须齿耳 同物异名:Hydnum cirrhatum Pers. : Fr.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齿菌科、齿耳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近白色,半肉质。菌盖直径4-8cm,半圆形,表面无环,密生刺状的粗毛。菌肉白色,不变色,厚。盖下刺长0.5-1cm,乳白色,延生,锥形而纤细。有黄色的胶囊体。担子棒状,无色,具2-4小梗,25-45μm×5-5.5μm 。孢子光滑,无色,3.5-4μm×3μm,内含一大油滴。 生态习性:生于栎树等枯立木上叠生。 分布地区:吉林、四川等。 经济用途:属木腐菌。幼时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