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片韧革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27 2007年3月28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7:49 2013年9月16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平伏,直径0.2-1cm,厚约1-2mm,木质,初期为半球形小疣,后渐扩大相连且不相互愈合,往往挤压呈不规则角形,形成龟裂状外观,坚硬,表面近白色、灰白色至浅肉色,边缘黑色粉状。菌肉肉桂色,多层。孢子长卵形至卵圆形,平滑,无色,5-6μm×3-3.5μm。担子近圆柱状, 4小梗。子实层上有瓶刷状的侧丝,粗约2-4um。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平伏,直径0.2-1cm,厚约1-2mm,木质,初期为半球形小疣,后渐扩大相连且不相互愈合,往往挤压呈不规则角形,形成龟裂状外观,坚硬,表面近白色、灰白色至浅肉色,边缘黑色粉状。菌肉肉桂色,多层。孢子长卵形至卵圆形,平滑,无色,5-6μm×3-3.5μm。担子近圆柱状, 4小梗。子实层上有瓶刷状的侧丝,粗约2-4um。
生态习性:生于青红栎等枯树杆上。 生态习性:生于青红栎等枯树杆上。
-分布地区:黑龙江、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 +[[分布]]地区:黑龙江、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
经济用途:此菌是林区树木重要病源菌之一,引起木材的白色孔状腐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0%和80%。 经济用途:此菌是林区树木重要病源菌之一,引起木材的白色孔状腐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0%和80%。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丛片韧革菌 拉丁学名:Stereum frustulosum (Pers.) Fr. 中文别名:龟背刷革 同物异名:Xylobolus frustulatus (Pers. : Fr.) Boidin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韧革菌科、韧革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小,平伏,直径0.2-1cm,厚约1-2mm,木质,初期为半球形小疣,后渐扩大相连且不相互愈合,往往挤压呈不规则角形,形成龟裂状外观,坚硬,表面近白色、灰白色至浅肉色,边缘黑色粉状。菌肉肉桂色,多层。孢子长卵形至卵圆形,平滑,无色,5-6μm×3-3.5μm。担子近圆柱状, 4小梗。子实层上有瓶刷状的侧丝,粗约2-4um。 生态习性:生于青红栎等枯树杆上。 分布地区:黑龙江、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 经济用途:此菌是林区树木重要病源菌之一,引起木材的白色孔状腐朽。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90%和80%。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