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拟层孔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7:35 2007年3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05 2012年6月13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扁半球形至马蹄形,单生或群生。菌盖2-6cm×4-12cm,厚0.2-5cm,半圆形,剖面半圆形,初期粉红色,菱色至赤酱色,后期变黑色,有同心环棱,稍开裂,边缘钝。菌肉木栓质,浅肉红色,菌管同色,多层,显著,管孔面色稍深,圆形,每毫米4-5个,潮湿时管面往往有水珠。孢子长方形,光滑无色5-8μm×2-3μm。担子棒状或棱形, 具4小梗, 10-15μm×4-6μm。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扁半球形至马蹄形,单生或群生。菌盖2-6cm×4-12cm,厚0.2-5cm,半圆形,剖面半圆形,初期粉红色,菱色至赤酱色,后期变黑色,有同心环棱,稍开裂,边缘钝。菌肉木栓质,浅肉红色,菌管同色,多层,显著,管孔面色稍深,圆形,每毫米4-5个,潮湿时管面往往有水珠。孢子长方形,光滑无色5-8μm×2-3μm。担子棒状或棱形, 具4小梗, 10-15μm×4-6μm。
生态习性:生于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木桩以及大枝叉上。 生态习性:生于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木桩以及大枝叉上。
-分布地区: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 +[[分布]]地区: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药用。据报导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80%和60%。此菌主要引起针叶树木材褐色块状腐朽。 经济用途:可药用。据报导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80%和60%。此菌主要引起针叶树木材褐色块状腐朽。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红肉拟层孔菌 拉丁学名:Fomitopsis rosea (A. et S.: Fr.) Karst. 中文别名:粉肉黑蹄 同物异名:Fomes roseus (A. et S.: Fr) Cke. 分类地位:非褶菌目、多孔菌科、拟层孔菌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扁半球形至马蹄形,单生或群生。菌盖2-6cm×4-12cm,厚0.2-5cm,半圆形,剖面半圆形,初期粉红色,菱色至赤酱色,后期变黑色,有同心环棱,稍开裂,边缘钝。菌肉木栓质,浅肉红色,菌管同色,多层,显著,管孔面色稍深,圆形,每毫米4-5个,潮湿时管面往往有水珠。孢子长方形,光滑无色5-8μm×2-3μm。担子棒状或棱形, 具4小梗, 10-15μm×4-6μm。 生态习性:生于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木桩以及大枝叉上。 分布地区:黑龙江、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 经济用途:可药用。据报导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抑制率分别为80%和60%。此菌主要引起针叶树木材褐色块状腐朽。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51La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