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耳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09:28 2007年3月2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当前修订版本 (06:18 2012年5月30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第7行: 第7行:
形态特征:子实体微小,匙形或鹿角形,上部常不规则裂成叉状,橙黄色,光滑,干后橙红色,不孕部分色浅。子实体高0.6-1.5cm,柄下部粗0.2-0.3cm,有细绒毛,基部栗褐色至黑褐色,延伸入腐木裂缝中。担子二分叉。孢子两个,光滑,无色 ,椭圆形近肾形,初期无横隔,后期形成1-2横隔,即成为2-3个细胞,8.9-12.8μm×3-4(5.3)μm,担子叉状,28-38μm×2.4-2.6μm。 形态特征:子实体微小,匙形或鹿角形,上部常不规则裂成叉状,橙黄色,光滑,干后橙红色,不孕部分色浅。子实体高0.6-1.5cm,柄下部粗0.2-0.3cm,有细绒毛,基部栗褐色至黑褐色,延伸入腐木裂缝中。担子二分叉。孢子两个,光滑,无色 ,椭圆形近肾形,初期无横隔,后期形成1-2横隔,即成为2-3个细胞,8.9-12.8μm×3-4(5.3)μm,担子叉状,28-38μm×2.4-2.6μm。
生态习性:春至晚秋,生于杉木等针叶树倒腐木或木桩上。往往成群或成丛生长。 生态习性:春至晚秋,生于杉木等针叶树倒腐木或木桩上。往往成群或成丛生长。
-分布地区:吉林、河北、山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 +[[分布]]地区:吉林、河北、山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种子实体虽小,但色彩鲜,便于认识。该种属含类胡萝卜素等。往往生长在食用菌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种子实体虽小,但色彩鲜,便于认识。该种属含类胡萝卜素等。往往生长在食用菌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桂花耳 拉丁学名:Guepinia spathularia (Schw.) Fr. 中文别名:桂花菌(云南)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花耳目、花耳科、桂花耳属 形态特征:子实体微小,匙形或鹿角形,上部常不规则裂成叉状,橙黄色,光滑,干后橙红色,不孕部分色浅。子实体高0.6-1.5cm,柄下部粗0.2-0.3cm,有细绒毛,基部栗褐色至黑褐色,延伸入腐木裂缝中。担子二分叉。孢子两个,光滑,无色 ,椭圆形近肾形,初期无横隔,后期形成1-2横隔,即成为2-3个细胞,8.9-12.8μm×3-4(5.3)μm,担子叉状,28-38μm×2.4-2.6μm。 生态习性:春至晚秋,生于杉木等针叶树倒腐木或木桩上。往往成群或成丛生长。 分布地区:吉林、河北、山西、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香港、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甘肃等。 经济用途:可食用。此种子实体虽小,但色彩鲜,便于认识。该种属含类胡萝卜素等。往往生长在食用菌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个人工具

鲁ICP备14027462号-6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