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孢牛肝菌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8:18 2007年3月24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月夜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当前修订版本 (05:37 2012年1月9日) (编辑) (undo) Foodbk (Talk | 贡献) |
||
第7行: | 第7行: | ||
中文别名 白粉牛肝菌 | 中文别名 白粉牛肝菌 | ||
同物异名 boletus albofarinaceus chiu 图 662 白粉孢牛肝菌: 1. 子实体, 2. 孢子(图、文据裘维蕃, 1957) | 同物异名 boletus albofarinaceus chiu 图 662 白粉孢牛肝菌: 1. 子实体, 2. 孢子(图、文据裘维蕃, 1957) | ||
- | 分类地位 伞菌目、牛肝菌科、粉孢牛肝菌属 | + | 分类地位 伞菌目、牛肝菌科、粉孢[[牛肝菌]]属 |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菌盖扁半球形,白色,不粘,直径5cm,表面被大量白色粉末。菌肉白色,纤维质,稍厚,柄基部的菌肉带黄色,不变色。菌管层高生,菌管长3mm,粉葡萄酒色,管口直径0.7-1mm,暗酒红色,单孔,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6-7cm,粗7-8mm,表面白色,基部略带黄色,粉状,有褐色纤丝状条纹,向下渐膨大,内部实心。孢子无色,椭圆形,光滑,11-14μm×5-7μm(12×6μm)。 |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菌盖扁半球形,白色,不粘,直径5cm,表面被大量白色粉末。菌肉白色,纤维质,稍厚,柄基部的菌肉带黄色,不变色。菌管层高生,菌管长3mm,粉葡萄酒色,管口直径0.7-1mm,暗酒红色,单孔,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6-7cm,粗7-8mm,表面白色,基部略带黄色,粉状,有褐色纤丝状条纹,向下渐膨大,内部实心。孢子无色,椭圆形,光滑,11-14μm×5-7μm(12×6μm)。 | ||
生态习性 生于林中地上。 | 生态习性 生于林中地上。 |
当前修订版本
中文学名 白粉孢牛肝菌 拉丁学名 tylopilus albofarinaceus (chui) tai 中文别名 白粉牛肝菌 同物异名 boletus albofarinaceus chiu 图 662 白粉孢牛肝菌: 1. 子实体, 2. 孢子(图、文据裘维蕃, 1957) 分类地位 伞菌目、牛肝菌科、粉孢牛肝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小。菌盖扁半球形,白色,不粘,直径5cm,表面被大量白色粉末。菌肉白色,纤维质,稍厚,柄基部的菌肉带黄色,不变色。菌管层高生,菌管长3mm,粉葡萄酒色,管口直径0.7-1mm,暗酒红色,单孔,角形。菌柄近圆柱形,长6-7cm,粗7-8mm,表面白色,基部略带黄色,粉状,有褐色纤丝状条纹,向下渐膨大,内部实心。孢子无色,椭圆形,光滑,11-14μm×5-7μm(12×6μm)。 生态习性 生于林中地上。 分布地区 云南等。 经济用途 可食用。此菌又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