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囊菌目
取自 食品百科全书
(修订版本间差异)
02:02 2008年11月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JBG (Talk | 贡献) ←上一个 |
07:22 2008年11月7日的修订版本 (编辑) (undo) JBG (Talk | 贡献) 下一个→ |
||
第1行: | 第1行: | ||
- | 腔菌纲的 1目,又称小穴壳目或假球壳目。本目真菌子囊卵形至棍棒形,双层壁,常成束生在较小、球形、有孔口的子囊腔内,子囊之间缺乏侧丝或假侧丝。子囊腔生在垫状或球壳状的子座上,子座含单个或多个子囊腔。本目依作者不同下分3科、5科或8科,约100属400种。座囊菌科、假球壳菌科和小穴壳菌科是本目的基本成员。 | + | 腔菌纲的 1目,又称小穴壳目或假球壳目。本目真菌子囊卵形至棍棒形,双层壁,常成束生在较小、球形、有孔口的子囊腔内 |
+ | ,子囊之间缺乏侧丝或假侧丝。子囊腔生在垫状或球壳状的子座上,子座含单个或多个子囊腔。本目依作者不同下分3科、5科或8科 | ||
+ | ,约100属400种。座囊菌科、假球壳菌科和小穴壳菌科是本目的基本成员。 | ||
- | 本目的白榆类座囊菌寄生在白榆上,飘浮类座囊菌寄生在柘属和化香树上,聚集座囊菌生在各种落叶树和灌木上,香蕉球腔菌引起香蕉叶斑病,梨球腔菌引起梨叶斑病,葡萄球座菌引起葡萄黑痘病,此菌是中国重要的果树病菌。 | + | 本目的白榆类座囊菌寄生在白榆上,飘浮类座囊菌寄生在柘属和化香树上,聚集座囊菌生在各种落叶树和灌木上,香蕉球腔菌 |
+ | 引起香蕉叶斑病,梨球腔菌引起梨叶斑病,葡萄球座菌引起葡萄黑痘病,此菌是中国重要的果树病菌。 | ||
[[category:z]][[category:微生物]] | [[category:z]][[category:微生物]] |
07:22 2008年11月7日的修订版本
腔菌纲的 1目,又称小穴壳目或假球壳目。本目真菌子囊卵形至棍棒形,双层壁,常成束生在较小、球形、有孔口的子囊腔内
,子囊之间缺乏侧丝或假侧丝。子囊腔生在垫状或球壳状的子座上,子座含单个或多个子囊腔。本目依作者不同下分3科、5科或8科 ,约100属400种。座囊菌科、假球壳菌科和小穴壳菌科是本目的基本成员。
本目的白榆类座囊菌寄生在白榆上,飘浮类座囊菌寄生在柘属和化香树上,聚集座囊菌生在各种落叶树和灌木上,香蕉球腔菌
引起香蕉叶斑病,梨球腔菌引起梨叶斑病,葡萄球座菌引起葡萄黑痘病,此菌是中国重要的果树病菌。